第十一章 挑拨(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光弼爵封燕国公,他的封地便在河北境内,故而李泌有此一说。

  李瑁将书信直接丢在了地上道:“如此妄言,便不必答复了。”

  “陛下倒也不必如此。”李泌走上前去,弯腰将书信捡了起来,重新将书信递到了李瑁的案头。

  李瑁看着李泌的反应,知道李泌这样做必是有其他的意思,于是问道:“长源觉得此信尚有用处?”

  李泌回道:“如今还未入夏,与陛下所规划的北伐之期还有段时日,陛下何不用此信先让叛军自耗一番,便好为北伐免去些阻力。”

  李瑁听了李泌的话,当即来了兴致,问道:“长源有何良策,但请道来。”

  李泌道:“安庆绪此前虽在河北军中任职,但因安禄山颇有防备的缘故,他在军中的威望并不算高,军中的亲信也很是有限,河北军不服安庆绪的大有人在,陛下何不在此处做些文章。”

  李瑁道:“你的意思是将安庆绪的书信公开出去,让河北诸将都知道是安庆绪杀了安禄山,然后挑唆他们与安庆绪作对?”

  河北诸将多为安禄山一手提拔,河北军中原大败之后之所以还没有散,多赖安禄山的威压,若是将安庆绪刺杀安禄山的消息放出去,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打击河北叛军的士气,叫他们上下失和。

  李瑁看着李泌的样子道:“长源之意恐怕不止于此吧。”

  李泌接着道:“史思明此前奉安禄山之命,拥兵八万守河东泽潞数州,与郭子仪对阵久矣。陛下可封史思明为辽西侯,命其领河东之兵攻伐安庆绪,以河东之兵攻河北,非但可免唐军伤亡,尚能消耗安庆绪的实力。”

  安庆绪得位不正,而且在军中根基不深,叛军上下真正买他账的并不多,其中尤以几个安禄山亲自提拔上来的大将为甚,而史思明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史思明坐拥重兵守河东,何必再低声下气地看他安庆绪的脸色?

  不过李瑁却对史思明这个人存有疑惑,问道:“史思明亦是造反元凶,朕拉拢他,他会就范吗?”

  李泌听了李瑁的话,解释道:“史思明虽是安禄山麾下四大叛将之一,极得安禄山重用,全权指挥河东战事,但他倒也算不得元凶,他的罪过甚至连田乾真都比不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