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灾民(3 / 4)
他一见黄元正竟要伸手替他抱孩子,立刻慌了起来,连忙道:“有这位大人帮忙就好,岂能劳烦县尊。”
黄元正一听男子这么说,脸上更慌了,他连忙道:“不得胡言,这哪是什么大人,此乃当今陛下十八子,天策上将,剑南节度使靖王殿下。”
这男子只是寻常农户,他哪知道天策上将为着什么,但靖王二字他却是听了个满满当当,靖王李瑁,这可是顶了天的人物啊。
男子下意识地便要跪拜,可他的膝盖还没来得及弯下便被李瑁拉住了。
“你身体不适,不必多礼。”李瑁一手抱着孩童,一手扶起男子道。
站在李瑁身后的鲜于仲通见李瑁如此平易近人,于是出言奉承道:“这孩子好大的福气,年纪轻轻竟然沾了殿下的贵气,将来说不得是要科举录官的。”
溜须拍马,逢迎上意,这本就是鲜于仲通所长之事,李瑁听了鲜于仲通的话既没有露出喜色,也没有露出不满,仿佛是没有听到一般。
李瑁不理会鲜于仲通的话,只是看着男子道:“你随本王来。”
说着,命一名军士背上了男子,和李瑁一同登了小舟。
“本王的身份你想必是知晓了,本王尚有几个问题问你,你须得如实回答。”李瑁坐在小舟边,对男子道。
“小人遵命。”男子应声回道。
李瑁问道:“本王已经着人在县中搭设粥棚,布食于灾民,你为何不去那些领粥,反倒带着妻儿回来翻寻东西,可是地方官府未设粥棚?”
李瑁本以为男子带着妻儿回来翻找东西想必是因为地方官员渎职,贪墨了赈灾之粮,导致了百姓无粥可食,这才回来翻找东西。
可这男子却摇了摇头回道:“回王爷的话,官府确有布粥之事,小人回来是为了寻回些细软衣物,带着妻儿到陇右去投亲。”
“投亲?难道这边的田亩你们都不要了吗?”李瑁不解地问道。
↑返回顶部↑
黄元正一听男子这么说,脸上更慌了,他连忙道:“不得胡言,这哪是什么大人,此乃当今陛下十八子,天策上将,剑南节度使靖王殿下。”
这男子只是寻常农户,他哪知道天策上将为着什么,但靖王二字他却是听了个满满当当,靖王李瑁,这可是顶了天的人物啊。
男子下意识地便要跪拜,可他的膝盖还没来得及弯下便被李瑁拉住了。
“你身体不适,不必多礼。”李瑁一手抱着孩童,一手扶起男子道。
站在李瑁身后的鲜于仲通见李瑁如此平易近人,于是出言奉承道:“这孩子好大的福气,年纪轻轻竟然沾了殿下的贵气,将来说不得是要科举录官的。”
溜须拍马,逢迎上意,这本就是鲜于仲通所长之事,李瑁听了鲜于仲通的话既没有露出喜色,也没有露出不满,仿佛是没有听到一般。
李瑁不理会鲜于仲通的话,只是看着男子道:“你随本王来。”
说着,命一名军士背上了男子,和李瑁一同登了小舟。
“本王的身份你想必是知晓了,本王尚有几个问题问你,你须得如实回答。”李瑁坐在小舟边,对男子道。
“小人遵命。”男子应声回道。
李瑁问道:“本王已经着人在县中搭设粥棚,布食于灾民,你为何不去那些领粥,反倒带着妻儿回来翻寻东西,可是地方官府未设粥棚?”
李瑁本以为男子带着妻儿回来翻找东西想必是因为地方官员渎职,贪墨了赈灾之粮,导致了百姓无粥可食,这才回来翻找东西。
可这男子却摇了摇头回道:“回王爷的话,官府确有布粥之事,小人回来是为了寻回些细软衣物,带着妻儿到陇右去投亲。”
“投亲?难道这边的田亩你们都不要了吗?”李瑁不解地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