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外放(3 / 4)
大明宫,紫兰殿。
李隆基如往常一般,简单地处理政务后便径直回了后宫。
不过今日杨玉瑶并未像平日里那般亲自出殿迎接李隆基,而是在内室中抱着小李,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抹着。
“娘子这是何意?可是有人惹恼了你?”李隆基方一进内殿便看到杨玉瑶在抽泣,连忙焦急地问道。
杨玉瑶看了李隆基一眼,也不说话,只是扭头哭得更厉害了。
“究竟发生了何事!”李隆基见杨玉瑶似乎受了极大的委屈,对一旁侍候的素秋问道。
素秋伏地忙回道:“是因为靖王殿下的缘故。”
“靖王?”
李隆基听到李瑁地名号,眉头微微一簇,搂着杨玉瑶不解地问道:“靖王到底做了何事,竟叫娘子如此难过?”
杨玉瑶抬头瞥了李隆基一眼,这才回道:“靖王跋扈,仗着自己有大功在身便不将臣妾看在眼中。昨日杨暄路遇咸宜公主,不过没能及时避让,便被靖王寻着了由头,当众羞辱责骂了许久,叫臣妾的娘家颜面扫地。”
李隆基安慰道:“我当是何事?这不过是一桩小事罢了,回头朕命靖王亲自来向娘子赔礼,可好?”
“小事?”
杨玉瑶起身看了李隆基一眼,不依不饶道:“靖王腹量狭小,生怕儿将来抢了他的地位,早就对我和儿心怀不满,今日他是欺辱了杨暄,谁知道将来他会不会将怒气撒到儿的身上,我可怜的儿,他还如此年幼,怎能防备得了这些。”
近年来李瑁功勋卓著,在朝中威望渐深,甚至隐隐有盖过太子的势头,就连李隆基这个皇帝都颇为忌惮,杨玉瑶的话虽然多有虚言,但却是给李隆基提了醒。
李隆基揣度道:“靖王乃是皇子,又有军功在身,贸然处罚恐怕于理不合吧。”
↑返回顶部↑
李隆基如往常一般,简单地处理政务后便径直回了后宫。
不过今日杨玉瑶并未像平日里那般亲自出殿迎接李隆基,而是在内室中抱着小李,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抹着。
“娘子这是何意?可是有人惹恼了你?”李隆基方一进内殿便看到杨玉瑶在抽泣,连忙焦急地问道。
杨玉瑶看了李隆基一眼,也不说话,只是扭头哭得更厉害了。
“究竟发生了何事!”李隆基见杨玉瑶似乎受了极大的委屈,对一旁侍候的素秋问道。
素秋伏地忙回道:“是因为靖王殿下的缘故。”
“靖王?”
李隆基听到李瑁地名号,眉头微微一簇,搂着杨玉瑶不解地问道:“靖王到底做了何事,竟叫娘子如此难过?”
杨玉瑶抬头瞥了李隆基一眼,这才回道:“靖王跋扈,仗着自己有大功在身便不将臣妾看在眼中。昨日杨暄路遇咸宜公主,不过没能及时避让,便被靖王寻着了由头,当众羞辱责骂了许久,叫臣妾的娘家颜面扫地。”
李隆基安慰道:“我当是何事?这不过是一桩小事罢了,回头朕命靖王亲自来向娘子赔礼,可好?”
“小事?”
杨玉瑶起身看了李隆基一眼,不依不饶道:“靖王腹量狭小,生怕儿将来抢了他的地位,早就对我和儿心怀不满,今日他是欺辱了杨暄,谁知道将来他会不会将怒气撒到儿的身上,我可怜的儿,他还如此年幼,怎能防备得了这些。”
近年来李瑁功勋卓著,在朝中威望渐深,甚至隐隐有盖过太子的势头,就连李隆基这个皇帝都颇为忌惮,杨玉瑶的话虽然多有虚言,但却是给李隆基提了醒。
李隆基揣度道:“靖王乃是皇子,又有军功在身,贸然处罚恐怕于理不合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