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斩将(2 / 4)
李瑁下马走到马车的跟前,回道:“李林甫领兵在后面追击,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
李隆基问道:“若是此刻调郡兵前来,可还来得及?”
李瑁摇头道:“郡兵人数不足,恐怕来了也无济于事,此刻若是从长安调军,恐怕也来不及了。”
“那该如何?难不成就这样坐以待毙吗?”李隆基急问道。
车内的杨玉瑶见李隆基大急,安抚道:“陛下稍安,靖王既然前来求见,想必是有解决之策的,何不让靖王直言?”
杨玉瑶说完,李隆基心中稍安,回头看着李瑁,似乎想知道李瑁的想法。
李瑁拱手回道:“贼军势大,又是前后夹击,我们绝不能再退,只能孤注一掷冲杀出去,此处人杂,陈玄礼难以指挥,儿臣请父皇印信及专断之权。”
陈玄礼官拜禁军龙武大将军,也是正二品的武职,手握数万龙武卫禁军,说来也算是位高权重了,但在大唐这些军功显赫的节度使和大都督面前,总显得有些单薄,威信也不足。
当今天下,除了李隆基外,论军功、爵位、官职,能够镇住各镇节度的兴许只有李瑁了,就连太子李亨都不足够。
不过此时若是将印信及兵符交给李瑁,那便等于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李瑁,可若是不给李瑁,李隆基也着实没有其他的办法。
短暂的天人交战后,李隆基咬了咬牙,终于从身后的木盒中取出了自己的天子印玺,交到了李瑁的手中。
皇帝除传国玉玺外尚有六玺,皇帝行玺凡封命用之;皇帝之玺凡赐诸侯王书用之;皇帝信玺凡发兵用之;天子行玺征召大臣用之;天子之玺策拜外国事务用之;天子信玺事天地鬼神用之。
李隆基交由李瑁的便是皇帝行玺,皇帝行玺用之调兵,可随意调动北衙禁军,布置宫城防卫。
李瑁从李隆基的手中接过印玺,躬身道:“谢父皇信任,儿臣定保父皇安然而退。”
李瑁拿着印玺,便上马离开了马车。
↑返回顶部↑
李隆基问道:“若是此刻调郡兵前来,可还来得及?”
李瑁摇头道:“郡兵人数不足,恐怕来了也无济于事,此刻若是从长安调军,恐怕也来不及了。”
“那该如何?难不成就这样坐以待毙吗?”李隆基急问道。
车内的杨玉瑶见李隆基大急,安抚道:“陛下稍安,靖王既然前来求见,想必是有解决之策的,何不让靖王直言?”
杨玉瑶说完,李隆基心中稍安,回头看着李瑁,似乎想知道李瑁的想法。
李瑁拱手回道:“贼军势大,又是前后夹击,我们绝不能再退,只能孤注一掷冲杀出去,此处人杂,陈玄礼难以指挥,儿臣请父皇印信及专断之权。”
陈玄礼官拜禁军龙武大将军,也是正二品的武职,手握数万龙武卫禁军,说来也算是位高权重了,但在大唐这些军功显赫的节度使和大都督面前,总显得有些单薄,威信也不足。
当今天下,除了李隆基外,论军功、爵位、官职,能够镇住各镇节度的兴许只有李瑁了,就连太子李亨都不足够。
不过此时若是将印信及兵符交给李瑁,那便等于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李瑁,可若是不给李瑁,李隆基也着实没有其他的办法。
短暂的天人交战后,李隆基咬了咬牙,终于从身后的木盒中取出了自己的天子印玺,交到了李瑁的手中。
皇帝除传国玉玺外尚有六玺,皇帝行玺凡封命用之;皇帝之玺凡赐诸侯王书用之;皇帝信玺凡发兵用之;天子行玺征召大臣用之;天子之玺策拜外国事务用之;天子信玺事天地鬼神用之。
李隆基交由李瑁的便是皇帝行玺,皇帝行玺用之调兵,可随意调动北衙禁军,布置宫城防卫。
李瑁从李隆基的手中接过印玺,躬身道:“谢父皇信任,儿臣定保父皇安然而退。”
李瑁拿着印玺,便上马离开了马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