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靖王纳妃(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靖王府已有正妃,而且还是眼下如日中天的杨家女,韦清儿嫁过去自然就是侧王妃。

  樊川韦氏虽比不得七宗五姓那般声名显赫,但毕竟也是长安数一数二的世家门阀。李瑁虽然近年来虽然风头正盛,但毕竟不是太子,韦府三房嫡女嫁入王府为妾,终究还是在韦府内部引起了许多不满,更有甚者,甚至有人直接建议免掉这场婚事。

  不过韦昭训已经和李瑁口头答应,韦昭训将李瑁这尊大佛搬出,韦家也无人敢去得罪,无论心里怎么想的,终于还是认了下来。

  韦家其他几房的人,甚至包括韦昭训自己都认为靖王府娶的不过是侧妃,声势自然不会太大,聘礼之类也不会太厚,无非就是寻常惯例罢了。

  可当到了靖王府迎亲的那日,整个韦府的人都被惊住了。

  纳采、问名、纳吉...一连串儿复杂的流程走完后,便是纳征,所谓纳征,即是男方下聘礼于女方。因多余钱财有关,所以亦称为纳币。

  古往今来,无论是什么时候,在纳征的过程中,女方总会将聘礼的数量比作男方迎亲的诚意,而女方也常常会根据纳征的数量来准备嫁妆的轻重。

  李瑁贵为靖王,又封天策上将,乃诸亲王之首,自然和寻常的皇子不同,和李瑁联姻,早已不是韦家三房的事情,而是整个韦家和天策府的事情,嫁妆的轻重自然也是由韦家决定的。

  金一千两,银三千两,锦缎一千匹,田庄一处,另加珍珠翡翠若干,韦清儿嫁妆的规模全然是按照昔年韦家女嫁于太子李亨为正妃时的半数为准的。

  亲王不比太子,侧妃也不比正妃,按照寻常的规矩,这样的规制也算是中规中矩了,但当靖王府的聘礼送到韦家时,整个韦家都哑然了。

  聘礼的册子上清清楚楚地写着:钱三万贯,蜀锦两千匹,珠宝玉器各色十箱,良田五千亩,靖王府的聘礼折合成钱财不在十万贯之下,世人皆传靖王府豪富,果然半点不虚。

  不过李瑁在关中统共永业田不过一万亩,此次下聘拿出了一半,也足见李瑁对韦清儿的情谊了。

  看到寿王府的厚重的聘礼,韦家人也立刻做了决定,那就是改嫁妆。不过由韦坚嫁女于太子的旧制在前,韦家也不便逾矩,于是就将韦清儿的嫁妆翻了一番,改作与原太子妃韦氏相同。

  纳征之后便是问期,太史局着人测算了一番两人的生辰八字之后,呈上了几个上佳的良辰吉日,李瑁择选了一番后,定在了半月后的十一月初六。

  十一月初六,冬至的后两日,正是靖王李瑁纳娶侧妃的日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