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名将(2 / 4)
“人数不对?点卯未到者是谁?”李瑁初次上任就有人敢点卯不到,李瑁的脸上明显露出了些许怒气。
马看了眼手中的花名册,回道:“回禀殿下点卯未到者是左武卫右郎将李光弼。”
“什么?李光弼?”李瑁听到李光弼的名字微微一惊,从马手中拿过了花名册看了起来,确认这三个字是否与他心中所想一致。
“果然是他!”李瑁看着花名册上李光弼的名字心中猛地一惊,李光弼的名字他可是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了。
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天下兵马副元帅、爵封临淮郡王,一桩桩,一件件,几乎为人臣子所有的荣耀都加在了李光弼的身上,他就是大唐的神话。
自安史之乱后再推百年,天下诸将中能与李光弼媲美者不过郭子仪一人而已。
李光弼治军威严而有方,极擅统军,虽然此时的他还不是安史之乱中的名将,但他一直最重军纪,他怎么会自己缺席点卯呢?
李瑁心怀疑问,右手拿着花名册,对众将问道:“你们中可有人知道右郎将李光弼何在?”
李瑁话音一落,众人脸上全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一副想说却又不敢说的样子。
李瑁看着众人的模样,心知恐有内情,于是指了指离他最近的录事参军蔡庆德,说道:“你但说无妨,若有人怪罪下来,本王一力承担。”
蔡庆德既然被李瑁点了名,自知退无可退,再加上又有了李瑁的承诺,于是咬了咬牙,回道:“启禀殿下,今日晨间李光弼本在衙中办公,只是后来来了监察御史王,将李光弼带了出去,所以他没能前来点卯。”
李瑁一听蔡庆德的话,心里顿时明白了过来。监察御史王是李林甫的党羽,王将李光弼从左武卫的府衙提出想必是奉了李林甫的意思,难怪刚才堂中的众人都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原来是担心开罪了右相李林甫啊。
“王只是区区七品监察御史,有闻风上奏之权,他凭什么来衙中拿人?”事情可能涉及到李林甫,李瑁的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蔡庆德如实回道:“王并非空手前来,他还带着御史大夫宋浑的手令。”
若是此时的王只是李林甫的党羽,那秩比二千石的御史大夫宋浑便可算得上是李林甫麾下的大将了。御史大夫有监察百官之权,他自然有权带走李光弼协助调查。
↑返回顶部↑
马看了眼手中的花名册,回道:“回禀殿下点卯未到者是左武卫右郎将李光弼。”
“什么?李光弼?”李瑁听到李光弼的名字微微一惊,从马手中拿过了花名册看了起来,确认这三个字是否与他心中所想一致。
“果然是他!”李瑁看着花名册上李光弼的名字心中猛地一惊,李光弼的名字他可是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了。
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天下兵马副元帅、爵封临淮郡王,一桩桩,一件件,几乎为人臣子所有的荣耀都加在了李光弼的身上,他就是大唐的神话。
自安史之乱后再推百年,天下诸将中能与李光弼媲美者不过郭子仪一人而已。
李光弼治军威严而有方,极擅统军,虽然此时的他还不是安史之乱中的名将,但他一直最重军纪,他怎么会自己缺席点卯呢?
李瑁心怀疑问,右手拿着花名册,对众将问道:“你们中可有人知道右郎将李光弼何在?”
李瑁话音一落,众人脸上全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一副想说却又不敢说的样子。
李瑁看着众人的模样,心知恐有内情,于是指了指离他最近的录事参军蔡庆德,说道:“你但说无妨,若有人怪罪下来,本王一力承担。”
蔡庆德既然被李瑁点了名,自知退无可退,再加上又有了李瑁的承诺,于是咬了咬牙,回道:“启禀殿下,今日晨间李光弼本在衙中办公,只是后来来了监察御史王,将李光弼带了出去,所以他没能前来点卯。”
李瑁一听蔡庆德的话,心里顿时明白了过来。监察御史王是李林甫的党羽,王将李光弼从左武卫的府衙提出想必是奉了李林甫的意思,难怪刚才堂中的众人都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原来是担心开罪了右相李林甫啊。
“王只是区区七品监察御史,有闻风上奏之权,他凭什么来衙中拿人?”事情可能涉及到李林甫,李瑁的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蔡庆德如实回道:“王并非空手前来,他还带着御史大夫宋浑的手令。”
若是此时的王只是李林甫的党羽,那秩比二千石的御史大夫宋浑便可算得上是李林甫麾下的大将了。御史大夫有监察百官之权,他自然有权带走李光弼协助调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