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加封(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信上插羽名之羽檄,自古有之。随着羽毛数量的不同,紧急的程度也不同,三根羽毛便是最高级别的了。

  高力士见了这封信件,连忙走下丹犀,从御前太监手中接了过来,奉到了李隆基的手边。

  李瑁出征已经两月,此时传来急件无非两种情况,要么是唐军战胜,李瑁派人前来报捷;要么是战事不利,李瑁上书请援。此次李隆基派遣李瑁督军,对于李瑁的看重已经不言而喻,所以这信件中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对以后的朝堂产生极大的影响。

  只是不知怎的,李琮看着李隆基手中的信件心里却咯噔地跳了一下,感觉莫名的慌张。

  李隆基从高力士手中接过信件,立刻拆开了信件,快速地阅览了起来。

  “父皇恭安,儿臣李瑁谨奏:蒙父皇信任,授儿臣剑南节度使之职,总督剑南军政。自两月前,儿臣奉命远征,儿臣自知愚钝,恐负父皇重托,夙兴夜寐,不敢轻矣......”

  李隆基逐字逐句地看着,起初表情还算寻常,但随着慢慢看到了后面,看到李瑁轻骑绕后,火烧军粮,在看到击退莽布支,重夺安戎城,脸上的笑意越发地浓重了。

  “我儿壮哉,一身是胆,亲率两百精骑火烧吐蕃军粮,一举击溃吐蕃二十万大军,重夺安戎城,真乃我李家麒麟儿。”李隆基手中扬着书信,志得意满地对众位朝臣笑道。

  李隆基之言一出,朝堂中立刻炸开了锅。

  以少胜多不说,还亲自率军烧了吐蕃的粮草,一举击溃吐蕃二十万大军,收复了丢失近百年的安戎城,单论战绩而言,这已经是近年来大唐外战的最好成绩了。有儿如此,也难怪李隆基会这般得意了。

  方才还志得意满的李亨脸上顿时憋得一片赤红。他才是太子,才是最应该继承李隆基帝位的人,李隆基在众臣面前这般夸耀李瑁,李亨的心里脸上如何能过地去?

  不过此时,无论和李瑁关系如何,心里是愿意不愿意,众人都出言恭贺了起来:“陛下圣明,寿王勇武,吐蕃蛮夷之国也敢捋我大唐虎威,实乃自取灭亡。”

  李隆基一向最重边功,此次李瑁地胜利着实为他大大长了脸,李隆基将信件交于高力士之手,吩咐道:“为记我朝大胜,即可改安戎城为平戎城。大将军,将此捷报交于众臣之手,相互传阅。”

  “诺。”高力士接过信件,走下了丹犀。

  信件在众臣手中传阅,众人心里心思不一,其中最为激动的就要数卫尉卿杨洄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