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揽东风(3 / 4)
李瑁点了点头,回道:“如今的大唐看似繁华,实则内里已经逐渐糜烂,本王虽欲一扫百年沉珂,再续盛世。然此事干系重大,非登九五之尊不能为之,前路坎坷,一人难行,还请公子助我!”
说着,李瑁拱手躬身,一拜到底。
李瑁贵为亲王,对于一个并无功名的士子,可谓礼遇已极,而李泌的内心也开始意动。
原先李泌见李瑁为了王妃甘犯圣怒,只当他是一个重情之人,没想到他竟还有这样的野心和见识。
太子虽好,名分虽正,但李亨却生性凉薄,过于老成,眼界和魄力有限地很,身后的各方势力也是错综复杂,多有瓜葛,去他那边不过锦上添花,反倒落了谋士的下成。
反观锐意进取的李瑁,他的背景就简单了许多,政见和性情也与自己极为相投,于他而言未尝不是明主。
李泌本就有救世之心,既遇到同道之人,又是这般礼遇,李泌心中思虑了许久,终于决定不再拘泥。
“殿下不以臣愚钝,以国士相待,臣自当附殿下尾骥,助殿下共谋大志。”李泌手执臣礼,朝着李瑁郑重的拜了下去。
李瑁见李泌终于同意投入自己麾下,心中大悦。
李瑁扶着李泌的肩膀,喜道:“有长源相助,本王如得高祖子房。本王这就下令,拜长源为长史。”
“殿下不可。”李泌连忙摆手回绝。
“这是为何?”李瑁不解地问道。
李泌回道:“前些日子,殿下拒送王妃入宫,已经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此时殿下不宜再有动作。臣出自赵郡李家,若此刻被拜为长史,难免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赵郡李家是当世有数的世家门阀,而李泌正事赵郡李家的旁系子弟,此刻若是将李泌引入王府的确会引来许多非议。
李瑁赞同地点了点头,回道:“长源之言有理,那寿王府的长史之位便先替长源留着。只是本王眼下又该如何自处,长源还请教我。”
↑返回顶部↑
说着,李瑁拱手躬身,一拜到底。
李瑁贵为亲王,对于一个并无功名的士子,可谓礼遇已极,而李泌的内心也开始意动。
原先李泌见李瑁为了王妃甘犯圣怒,只当他是一个重情之人,没想到他竟还有这样的野心和见识。
太子虽好,名分虽正,但李亨却生性凉薄,过于老成,眼界和魄力有限地很,身后的各方势力也是错综复杂,多有瓜葛,去他那边不过锦上添花,反倒落了谋士的下成。
反观锐意进取的李瑁,他的背景就简单了许多,政见和性情也与自己极为相投,于他而言未尝不是明主。
李泌本就有救世之心,既遇到同道之人,又是这般礼遇,李泌心中思虑了许久,终于决定不再拘泥。
“殿下不以臣愚钝,以国士相待,臣自当附殿下尾骥,助殿下共谋大志。”李泌手执臣礼,朝着李瑁郑重的拜了下去。
李瑁见李泌终于同意投入自己麾下,心中大悦。
李瑁扶着李泌的肩膀,喜道:“有长源相助,本王如得高祖子房。本王这就下令,拜长源为长史。”
“殿下不可。”李泌连忙摆手回绝。
“这是为何?”李瑁不解地问道。
李泌回道:“前些日子,殿下拒送王妃入宫,已经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此时殿下不宜再有动作。臣出自赵郡李家,若此刻被拜为长史,难免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赵郡李家是当世有数的世家门阀,而李泌正事赵郡李家的旁系子弟,此刻若是将李泌引入王府的确会引来许多非议。
李瑁赞同地点了点头,回道:“长源之言有理,那寿王府的长史之位便先替长源留着。只是本王眼下又该如何自处,长源还请教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