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原来如此(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从大统一理论完善之后,物理学家在此基础上,相继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新物理模型。

  然而,超对称模型(susy)却一直是被研究最为广泛的模型,因为物理学家迫切地希望通过实验可以验证超对称的存在,即观测到超对称粒子。

  于是,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lhc经过几个月的充分准备,终于发现了类标准模型希格斯粒子的成果,这可是在高能物理领域造成了诺大的轰动,相关的论文资料更是在高能物理学界广泛传播。

  可以这样说,这是自刘峰完善大统一理论以来,对此最直观、最有效的证明!

  它的发现,完全检验了大统一理论的正确性,将整个新物理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以至于cern有人兴奋地说,这是21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发现!

  当初结果出来的时候,西门子也是非常兴奋了一把,因为自此以后,世界各国更是进一步加大了对超级对撞机的投入,以至于西门子公司的订单节节攀升……

  感谢刘教授!

  然而,cern最近却遇见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让他之所以对华国的超级对撞机,或者说对刘峰如此重视的原因之一!

  “但是,lhc run-i实验结果已经把胶微子gluino的质量排除到了o(1tev),stop和sbottom的质量排除到了o(600gev),电弱超对称粒子的质量排除到了o(300gev)。”

  “虽然发现了一些超出标准模型背景在3σ左右的新物理现象,比如atlas实验组在z玻色子质量附近发现的超出迹象等等,但是再没有发现让人耳目一新的新粒子。”

  “其根本原因,完全是因为在大统一理论之前建造的超级对撞机,逐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脉络,他们已经落后了!”

  理论上来说,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寻找超对称粒子信号的常用动力学变量包括了ht和meff,它们用于区分超对称信号和标准模型背景。

  其中,ht指的是所有观测到的粒子的横向动量的标量,而meff=ht+etmiss,etmiss代表丢失能量。ht通常表示末态母粒子的质量,变量meff对于超对称信号主要分布在超对称标度,而对于标准模型背景则分布在较低的标度,所以可以利用ht和meff区分超对称信号和标准模型背景。

  然而,尽管lhc run-i的实验结果已经非常精确,ht和meff都达到了一个非常精密的程度,但这些时日以来,他们cern这边,依然没有‘新粒子’的诞生,这对整个高能物理学界来说,绝对是个非常大的打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