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孟焕之将头脸埋在三千青丝中,许久不说话,知言已熱睡,他还瞪大双目看着黑暗。黑夜中空无一物,有的只是自己心中的鬼祟,他不怕,可有的人已经怕了。

  *****

  天子表示绝不容忍几大书院及其背后的势力,从最初有动作至今半年有余,朝中风向也起了变化。

  宁阁老自恃有江南半壁文人、氏族做后盾,稳如泰山。即使受内阁其余几人排挤,仍照常行事,摆得好大的架谱。

  坐卧难安的人偏偏是安大学士,他在无意识中帮着扬州司马行了许多事,跟两任首辅对着干,阻挠王善叔进内阁,事情多得数不过来。说他是扬州司马派,偏又不是;说不是,也脱不了干系,让旁观者猜测他和司马氏暗中有勾结。

  心怀鬼胎,安阁老很是守本分,也不顶撞天子,不与首辅作对。令人犯嘀咕他转了性情,使得孟焕之长久以来没寻到合适的机会下手除去安阁老。

  世间机遇不负有心人的等待,最近朝中确实有这么几件事触动安阁老的神经,廷议间频频对着其他人开火,一不小心故伎重犯与长盛帝直接对上。

  天子当即变了脸色,目光阴沉,忍住沒有当场发作。

  如今的长盛帝不同于以往,朝中大事艰难,北有强敌窥伺,外忧内患,几个皇子相继出事,死的死,伤的伤,太子被废,楚王和桂王同室操戈变成不共戴天的死敌,一心都要置对方于死地。

  几下交加,长盛帝早失却以往的耐心,性情变得阴晴不定,喜怒无常。

  也只有安阁老神经大条未曾感觉得到,内阁其余几人平时上奏应对很是小心谨慎,生怕碰触到天子的痛处,而引火上身。

  廷议不欢而散,众阁老依次离去,天子独留下孟焕之说话,几句闲谈之后便扯到安阁老身上。长盛帝忆及方才的事仍忿忿不平,心烦气燥间拿内侍宫人出气,嫌茶水煮得太沸烫了嘴。

  眼看着天子要发怒,小内侍抖如筛糠,面色煞白跪地求饶。

  孟焕之适时进言:“学生以为君师非因茶水而心燥,心静自然凉,君师心乱了。”

  孟焕之前前后后为乔骏、杜谦等求情,绕着弯子劝天子惜才,长盛帝心中亦有一笔帐,以为他今天又要为安阁老求情,颇有些不耐烦,挥手道:“罢了,求情的话不必再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