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6 / 7)
两个头领在上头掐战,冯尚书与宁阁老又对上,意指江南诸事根源全坏在司马清身上;宁阁老本是扬州司马家门生,容不得旁人说一句司马氏坏话,当然要据理力争,两人吵得面红脖子粗。
安大学士本就是个愣头青,心里头条条框框早都划好,那块热闹他追过去报打不平。
董大学士从来只有一句话,臣只听圣上所言。
故内阁六人,若草台班子喝戏,你方唱罢我登场。长盛帝坐在上首几欲掀桌,见他动怒,众人才收敛了许多,随意议了几句便散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孟焕之暗道。
“孟翰林,圣上请你过去。”内侍尖细的嗓音打断孟焕之的思绪,他微微一笑“谢过张公公。”前几回露过面的张公公推说不敢受,领了孟焕之进去。
含章殿内,各位阁老都已告退,空余长盛帝一人对着几案上的奏折凝神思索,细碎的脚步声惊醒了他,抬目见到孟焕之,信意伸手:“呈上来。”
孟焕之捧着手中的卷札奉上,长盛帝从内侍手中接过,扫一眼便抛到桌上,冷哼:“全都是些废话。”
殿中诸内侍噤若寒蝉,孟焕之微躬上身垂手听候,他明白当今天子正在气头上,多说一句便是触了晦气。实在是朝中诸事太过烦扰,如此冰冷煞气远在翰林院都能感知得到。早间梅掌院交付书稿时,一再交待他要小心行事。
长盛帝在殿中踱来踱去数圈,脚步由急促变得缓慢有度,最后明黄色龙袍停在孟焕之面前,出声询问:“你昨天见过宁远侯世子他们,说说看,觉得如何。”
孟焕之一点不惊奇坐在龙椅上的人说出来的话,京城有暗探和锦衣卫无孔不入,且昨天见到的四个人鱼目混杂,其中必有居心不良之人两面剌探。他依实回答:“沈世子乃学生的连襟,为人正派;乔世子不负盛名,堪称官家子弟翘首;赵世子机智多谋;东平伯次子燕公子行事缜密。”
长盛帝面色稍缓,抽冷问道:“太子如何,放心大胆说出来。”
孟焕之略一沉吟,恭谨回话:“太子乃天富贵胄,国之储君,学生不好评说。”
“哦!”长盛帝眼神犀利直逼孟焕之:“若旧事重现,朕要当廷废立太子,你会不会效仿先祖,做出死谏之举。”
“不会。”孟焕之迅速接话,抬眸直视天子,坚定不疑:“当下有更紧要的国事,远胜于储君废立。且臣胆小怕事,欲留得性命报效天恩。”
↑返回顶部↑
安大学士本就是个愣头青,心里头条条框框早都划好,那块热闹他追过去报打不平。
董大学士从来只有一句话,臣只听圣上所言。
故内阁六人,若草台班子喝戏,你方唱罢我登场。长盛帝坐在上首几欲掀桌,见他动怒,众人才收敛了许多,随意议了几句便散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孟焕之暗道。
“孟翰林,圣上请你过去。”内侍尖细的嗓音打断孟焕之的思绪,他微微一笑“谢过张公公。”前几回露过面的张公公推说不敢受,领了孟焕之进去。
含章殿内,各位阁老都已告退,空余长盛帝一人对着几案上的奏折凝神思索,细碎的脚步声惊醒了他,抬目见到孟焕之,信意伸手:“呈上来。”
孟焕之捧着手中的卷札奉上,长盛帝从内侍手中接过,扫一眼便抛到桌上,冷哼:“全都是些废话。”
殿中诸内侍噤若寒蝉,孟焕之微躬上身垂手听候,他明白当今天子正在气头上,多说一句便是触了晦气。实在是朝中诸事太过烦扰,如此冰冷煞气远在翰林院都能感知得到。早间梅掌院交付书稿时,一再交待他要小心行事。
长盛帝在殿中踱来踱去数圈,脚步由急促变得缓慢有度,最后明黄色龙袍停在孟焕之面前,出声询问:“你昨天见过宁远侯世子他们,说说看,觉得如何。”
孟焕之一点不惊奇坐在龙椅上的人说出来的话,京城有暗探和锦衣卫无孔不入,且昨天见到的四个人鱼目混杂,其中必有居心不良之人两面剌探。他依实回答:“沈世子乃学生的连襟,为人正派;乔世子不负盛名,堪称官家子弟翘首;赵世子机智多谋;东平伯次子燕公子行事缜密。”
长盛帝面色稍缓,抽冷问道:“太子如何,放心大胆说出来。”
孟焕之略一沉吟,恭谨回话:“太子乃天富贵胄,国之储君,学生不好评说。”
“哦!”长盛帝眼神犀利直逼孟焕之:“若旧事重现,朕要当廷废立太子,你会不会效仿先祖,做出死谏之举。”
“不会。”孟焕之迅速接话,抬眸直视天子,坚定不疑:“当下有更紧要的国事,远胜于储君废立。且臣胆小怕事,欲留得性命报效天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