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庶只想吃瓜 第136节(5 / 7)
简若宁问道:“你如今跟在贤王身后,贤王那边怎么说?”
“能怎么说,贤王当然是不想他的好大哥借着这个机会,碰到兵权的。听说他想请杨老将军出征,这样可以避免武王去,实在不行,还有舒国公、越国公。皇上对手里有兵权的人看的严,这些人必须是忠于皇上的,只要不让武王沾手这件事,他就赢了。”
这些都是之前征战西戎的时候,就已经出征过的老将了,作战经验丰富,虽然地位上比不了武王,可身份上也算是够了。
不过简若宁还有一个疑问:“杨老将军如今怕是都六十几了吧,这南国远在千里之前,养老将军还行吗?”
实在是这个时候交通条件太差,一般情况下,五十岁往上的人,长途奔袭都是受不住的,而去征战沙场,那基本上很少有休息时间,就算是主将,条件不会好到哪里去,且战场上,要服众,要得人心,主要就是要和将士们一起,若是太过享乐,只怕队伍也是不好带的。
卫衡分析道:“杨老将军上一次都不想去,还是皇上和他特地召见,请他去,他才去的,如今他肯定是不想去了,舒国公也已经年老,曾孙都能走路了,没比杨老将军少两岁,只怕这回只有越国公年轻,说不定还想拼一把,带一带自己的儿孙。”
讲到这里,简若宁忽然想到:“如果皇上真的派了武王过去的话,你会不会去?”
贤王这边能打的,也就只有一个卫衡了,剩下的都是些文官,连纸上谈兵都不行的,如果武王去,那卫衡说不定也要去。
卫衡沉默了片刻,还是点点头:“有可能。”
这话一出,简若宁也沉默了,她是真的不想卫衡出去,但是有觉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贤王要是真的让卫衡去,或者运作一番,让皇上下旨,叫卫衡去,难道他还能抗旨吗?
如今的贤王,在皇上跟前很是得脸,他说,皇上七八成会同意。
简若宁只能希望这次去西南,还是越国公吧,虽然鉴于华安郡主的事情,她不是很喜欢越国公府,但是她还是不希望局势变成武王出征,掌兵,然后京城有可能打乱,那样更不好。
卫衡也只能安慰简若宁:“还不一定呢,说不定皇上仍旧忌惮武王,不派他去,那样也就不用担心了。”
腊月十号,皇上撑着大病初愈的身子,举办大朝,其中主要就说了一件事,关于西南的战事。
皇上下旨,武王为统帅,舒国公嫡长子舒同光、卫衡为副将,从京城调兵一万,蜀地调兵两万,西南调兵三万,出兵南国。
↑返回顶部↑
“能怎么说,贤王当然是不想他的好大哥借着这个机会,碰到兵权的。听说他想请杨老将军出征,这样可以避免武王去,实在不行,还有舒国公、越国公。皇上对手里有兵权的人看的严,这些人必须是忠于皇上的,只要不让武王沾手这件事,他就赢了。”
这些都是之前征战西戎的时候,就已经出征过的老将了,作战经验丰富,虽然地位上比不了武王,可身份上也算是够了。
不过简若宁还有一个疑问:“杨老将军如今怕是都六十几了吧,这南国远在千里之前,养老将军还行吗?”
实在是这个时候交通条件太差,一般情况下,五十岁往上的人,长途奔袭都是受不住的,而去征战沙场,那基本上很少有休息时间,就算是主将,条件不会好到哪里去,且战场上,要服众,要得人心,主要就是要和将士们一起,若是太过享乐,只怕队伍也是不好带的。
卫衡分析道:“杨老将军上一次都不想去,还是皇上和他特地召见,请他去,他才去的,如今他肯定是不想去了,舒国公也已经年老,曾孙都能走路了,没比杨老将军少两岁,只怕这回只有越国公年轻,说不定还想拼一把,带一带自己的儿孙。”
讲到这里,简若宁忽然想到:“如果皇上真的派了武王过去的话,你会不会去?”
贤王这边能打的,也就只有一个卫衡了,剩下的都是些文官,连纸上谈兵都不行的,如果武王去,那卫衡说不定也要去。
卫衡沉默了片刻,还是点点头:“有可能。”
这话一出,简若宁也沉默了,她是真的不想卫衡出去,但是有觉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贤王要是真的让卫衡去,或者运作一番,让皇上下旨,叫卫衡去,难道他还能抗旨吗?
如今的贤王,在皇上跟前很是得脸,他说,皇上七八成会同意。
简若宁只能希望这次去西南,还是越国公吧,虽然鉴于华安郡主的事情,她不是很喜欢越国公府,但是她还是不希望局势变成武王出征,掌兵,然后京城有可能打乱,那样更不好。
卫衡也只能安慰简若宁:“还不一定呢,说不定皇上仍旧忌惮武王,不派他去,那样也就不用担心了。”
腊月十号,皇上撑着大病初愈的身子,举办大朝,其中主要就说了一件事,关于西南的战事。
皇上下旨,武王为统帅,舒国公嫡长子舒同光、卫衡为副将,从京城调兵一万,蜀地调兵两万,西南调兵三万,出兵南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