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郢都那边,也在两个月后传来了第二封战报。

  晋军攻势凶猛,子玉领兵后退三十里,占据汉江南侧的高地,和晋军打相持战。

  晋军的战斗力和若敖氏不相上下,但联军兵力是楚国的两倍,且晋军装备比若敖氏要好。晋国是中原矿产资源最多的国家,兵器早就经历了几轮提升,而若敖氏只有一万士兵能配备最新装备,就这一万套装备还是之前昭翎在华容的监管下偷偷做出来的。

  如今子玉故意占据高地和晋军相持的原因,估计也是在等铜绿山的装备补给。

  但如此一来,粮草估计就紧张了。

  我让姬环算了算目前的粮草储备和消耗,估计最多只能撑到夏八月,而这边的稻谷一般在九月成熟。

  所以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子玉能顶住晋军攻势,找到反击之法,趁早结束战斗。

  三个月后,夏六月末,又一封战报传来,子玉继续带兵后退三十里,在大屿锋峡谷借助地形之利堵住晋军,与此同时,十国联军中的陈国以国中动乱为由撤军。

  不用说,“国中动乱”一定是薳东杨的手笔。

  晋军的攻势依旧猛烈,但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绝对优势,子玉一再后退,却在每个地方凭借地形和晋军打持久战,晋军深入楚国腹地越远,补给线就越长,楚国消耗不起,晋国也一样消耗不起。

  我虽没和子玉通过信,但约莫有点理解他的战术了。

  夏七月,子玉再退三十里,凭借息地高厚的城墙阻击晋军。

  夏八月,就在全楚粮草即将断绝之时,前方传来一封重要战报。

  十国联军中已有六国同时宣布撤军,子玉突然从被动转为主动,全军出击,和晋军于息地之外的牧野大战一场,晋军败退,子玉不追,第二日与晋军主帅达成盟约,握手言和,哪边都不算输,此战算平局。

  就在我还没来得及高兴之时,又接到郢都的急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