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熊玦和我日行渐远,就算同在议事殿中,也只和华容谈事,将我视作无物。

  他这段时日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景地改制和嬴琅生产上,所以需要有人坐镇郢都,帮他统管全楚军队,他不待见我,却又离不开我。

  子玉率领三军拔营七日后,到了乾溪,与吴军于水上正面交锋,成功阻挡吴军的攻势。但子玉传来的战报却说,吴军可能引入了新的将领,三军战斗素质有极大的提高。

  十日,三军与吴军第二次交锋,吴军出动最精锐水师,楚军被迫后撤。

  十二日,子玉率领特训水师从后迂回,烧了吴军的辎重粮草,吴军后退两舍,缩短补给线,与楚军对峙,徐国暗中支援吴军粮草补给。

  十五日,两国再次于江上大战,风向对楚国不利,吴国使用火攻,楚国大量船只被烧,被吴国一路杀到葫芦口。

  十五日晚,吴军驻扎葫芦口,楚国三军后撤一舍,满江尸首,血染长河,楚国已有兵败撤退之象,当夜,水上大雾,子玉带着特训水军突然出现在江水中,吴军大乱,特训水师找准主帅船,登船擒帅,吴军主帅誓死不降,被子玉割下头颅。

  但原本应该依计回援的三军,除了屈氏接到回援令,其余两军皆言未收到任何军令,在原地耽搁了一夜,第二日回援时才发现战斗已结束,屈氏以两万众抗敌七万众,死伤大半,仅剩两千人尚存,而子玉的特训水师,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十六日,三军追杀吴军,一路追至乾溪风鬼堤,发现风鬼堤上有一座新立京观,那支特训水师的头颅都被割下堆聚成塔,加以泥土夯实,楚军将头颅洗净,正在辨别身份,寻找子玉遗骸。

  十七日,楚国三军围堵住失去主帅的残余吴军,于徐国郊外大战一场,吴国全线溃败,血染徐郊,伏尸五万,若敖氏为报子玉之仇,将五万尸首的头颅尽皆割下,做成几十座京观,矗立于徐国郊外的落马关,徐国国君开城投降,声称愿意永世归楚,并入楚境。

  此战最终告以大捷,熊玦大喜,华容大喜,全郢都大喜。

  而我则在拿到战报的那一刻,和孟阳连夜骑马飞奔向乾溪。

  子玉不会死,他还没做楚国令尹,他还没得到龙渊剑,此战也并未败,他绝不会死……

  这一直都是我的底气。

  但我在赶去乾溪的路上,第一次有种我随时会失去他的错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