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230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一斤是十六两,一斤一两有余,也就是十七两多,这才是一窝红薯的产量。

  张泰清也是看过农书的,知道了红薯的存在后,更是专门跟培植红薯的农人请教过。

  这红薯,按照他们丰朝的计算方式,一亩地最起码能种两千株以上,也就是两千窝的红薯。

  他跟群友们讨论过,天幕上也有一些人,将天人国家和丰朝不同的计量标准、银钱对比、物价粮价等都做了比较。

  丰朝的标准田亩,比天人国家的要少一点,但少得不太多。

  总而言之,如果按照十日之前起出来的那一窝红薯产量计算,他们一亩地的红薯,产量在两千斤以上。

  按照天人的计算方法,一斤十两,产量更是能达到三千斤以上!

  虽然天女娘娘说过,她们国家红薯产量更高,那种图好吃的“低产”红薯,产量才三千多斤,高产红薯产量翻倍还多。

  他们现在的红薯跟天人没法比,但张泰清已经很满足了。

  三千斤啊,农人种粮食,豪门大户的肥田静精耕细作,也不过亩产三四百斤。

  红薯的产量一下子翻了十倍,简单的换算一下,也就是多了九倍的粮食,这能养活多少百姓啊!

  更重要的是,天女娘娘说了,红薯不挑地,对土地要求低,还耐旱,多好的粮食啊!

  至于天女娘娘说的,最早的初代红薯不好吃,以及红薯吃多了烧心等等问题,在张泰清看来,根本不是事。

  尤其是不好吃,贫苦的百姓有一口吃的就够了,谁还会在乎味道口感呢。

  甚至于,薛皎说的红薯的缺点,很多在张泰清看来,都是优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