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第601节(6 / 7)
“自小一起长大,熟识的女同学中,德德玛大约是最先想明白这点的,她是回草原去寻找她的前程了,而我们这些姐妹中,除了香儿之外,竟只是有些小聪明罢了。别看少年成名,生活无忧,但始终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想要什么,我们属于什么。”
“如今,天下风起云涌,眼看又有大变,这或许也是数十年内,最后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且又还赶在了我这青春年华最后的尾巴内,故而,哪怕我还没有想明白,只是有了些不成体系的思考,却也感觉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了。”
“我远行在即,出门之后,千头万绪,或许顾不到这一处来,今日在此,也是把疑惑留给了诸姐妹,请大家一起思考,我们这些既受了旧学的好处,在旧学上有极大的才华,可在旧学的社会体系中,身份又极低微,受人轻视的女子,我们的诉求是什么,又当把自己归属为什么人群呢?”
比起什么别庄、生意的归属,顾眉生在这突如其来的饯别宴上,留下的最有意义的临别赠礼,竟是这么一连串问题,也让诸女回家之时,都有些魂不守舍,时不时就陷入了思索之中。“我们究竟是谁,我们于这世上,又有什么最迫切的需求,对于如今这风起云涌,各处都在迫不及待地发出自己声音的时代,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第1246章 吴香儿起心立志
衙门有意派使团去欧罗巴谈判, 派的会是何人,出使的表面目的和真实意图分别都是什么,这么几个更加切着要害的问题,被顾眉生一打岔, 众人也都是来不及询问, 便全被分了心。
不过话说回来, 毕竟除了顾眉生之外, 其余人也不可能离开买地这样久的时间,距离相隔了这么远,欧罗巴的局势,要影响到华夏,也不知道要多久了, 而且,这影响也必然是间接而温和的, 倘若是迟钝的人, 都很难把生活中的变化, 和欧罗巴关联在一起, 去思索背后的原因。
就像是很多人,也需要报纸多次的讨论, 才会意识到, 这些年来, 南洋猛增的开化进度, 都和北面的气候变化有关一样。这种可有可无的知识,知道了, 不能改变什么, 不知道, 也不影响过好自己的生活。除了要在大交易所买卖现货的投机商人之外, 无非也就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已。
就算是吴香儿,也是在洗漱上床以前,这才恍恍惚惚地想起此事,暗道,“到时候,倒是要敲打《羊城消息》,让他们留心自己的文章,别编排使团的事情。还有塔尔巴哈台的消息,在羊城港传开后,也要注意这张报纸上的舆论——暗示他们去寻找一些红圈学者中,和德札尔格教授关系友好的学者,出来发表言论,控制住这些洋番的情绪,也就是了。”
“这一张报纸,还是小事,小报逐渐崛起,这才是个潮流,宣化办公室管的报刊杂志这一摊子,本来是个冷灶,说不定过上若干年,反而会称为人人眼馋的一大块肥肉也不一定——
洋番这都直接买报纸了,而且,随着市民阶层发声愿望的觉醒,以及小报编辑素质的上升,不论是为了提升销量,还是扩张自己的影响力,提高广告的叫价——嗯,这从根本来说也是为了销量,他们倒也都有动力,掺和到这里头来。
将来,小报说不准会成为我们华夏境内各派争锋的一个博弈场,能不能站住一块地盘,就得看是否把握住眼下这个时机了。也难怪,眉生姐这么迫切地让我们想明白,我们是谁,我们站在谁这边,我们想要什么……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可就不会再来了。”
一忽儿想到自己办公室的变迁,一忽儿想到报刊界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忽儿,吴香儿又想到了顾眉生的赠言。她对于顾眉生的话,自然是最有感触的——否则,也不会在大学毕业之后,直接就投考吏目了。
吴香儿的性格,比其余姐妹要强势得多,政治上更加敏锐,也更进取更主动——她是以为,看不惯的事情,就恨不得自己上手来做,如果有这个机会,就不要错过。而且,遇事也喜欢钻研总结,天生的人情也是练达,自忖便是进了官场,也能有一番作为。而她的心思也并不十分功利,能完成愿心,便已满足,对名利看得淡泊。
她投靠宣化办公室,主要的动力,便是认为现在羊城港的书刊界,杂乱得有些不该,叫爱好读书的她,颇多腹诽,几次上书却也是成效不彰——从前些年到这些年,买活军衙门要忙的事情太多了,人才尤其是缺乏,稍微有些才干的,都是优先往工农生产的方向去调动,她在意的这个细处,很显然绝不是人才的第一去处,吴香儿也是无话可说:别的地方的确更亲民也更缺人。
↑返回顶部↑
“如今,天下风起云涌,眼看又有大变,这或许也是数十年内,最后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且又还赶在了我这青春年华最后的尾巴内,故而,哪怕我还没有想明白,只是有了些不成体系的思考,却也感觉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了。”
“我远行在即,出门之后,千头万绪,或许顾不到这一处来,今日在此,也是把疑惑留给了诸姐妹,请大家一起思考,我们这些既受了旧学的好处,在旧学上有极大的才华,可在旧学的社会体系中,身份又极低微,受人轻视的女子,我们的诉求是什么,又当把自己归属为什么人群呢?”
比起什么别庄、生意的归属,顾眉生在这突如其来的饯别宴上,留下的最有意义的临别赠礼,竟是这么一连串问题,也让诸女回家之时,都有些魂不守舍,时不时就陷入了思索之中。“我们究竟是谁,我们于这世上,又有什么最迫切的需求,对于如今这风起云涌,各处都在迫不及待地发出自己声音的时代,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第1246章 吴香儿起心立志
衙门有意派使团去欧罗巴谈判, 派的会是何人,出使的表面目的和真实意图分别都是什么,这么几个更加切着要害的问题,被顾眉生一打岔, 众人也都是来不及询问, 便全被分了心。
不过话说回来, 毕竟除了顾眉生之外, 其余人也不可能离开买地这样久的时间,距离相隔了这么远,欧罗巴的局势,要影响到华夏,也不知道要多久了, 而且,这影响也必然是间接而温和的, 倘若是迟钝的人, 都很难把生活中的变化, 和欧罗巴关联在一起, 去思索背后的原因。
就像是很多人,也需要报纸多次的讨论, 才会意识到, 这些年来, 南洋猛增的开化进度, 都和北面的气候变化有关一样。这种可有可无的知识,知道了, 不能改变什么, 不知道, 也不影响过好自己的生活。除了要在大交易所买卖现货的投机商人之外, 无非也就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已。
就算是吴香儿,也是在洗漱上床以前,这才恍恍惚惚地想起此事,暗道,“到时候,倒是要敲打《羊城消息》,让他们留心自己的文章,别编排使团的事情。还有塔尔巴哈台的消息,在羊城港传开后,也要注意这张报纸上的舆论——暗示他们去寻找一些红圈学者中,和德札尔格教授关系友好的学者,出来发表言论,控制住这些洋番的情绪,也就是了。”
“这一张报纸,还是小事,小报逐渐崛起,这才是个潮流,宣化办公室管的报刊杂志这一摊子,本来是个冷灶,说不定过上若干年,反而会称为人人眼馋的一大块肥肉也不一定——
洋番这都直接买报纸了,而且,随着市民阶层发声愿望的觉醒,以及小报编辑素质的上升,不论是为了提升销量,还是扩张自己的影响力,提高广告的叫价——嗯,这从根本来说也是为了销量,他们倒也都有动力,掺和到这里头来。
将来,小报说不准会成为我们华夏境内各派争锋的一个博弈场,能不能站住一块地盘,就得看是否把握住眼下这个时机了。也难怪,眉生姐这么迫切地让我们想明白,我们是谁,我们站在谁这边,我们想要什么……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可就不会再来了。”
一忽儿想到自己办公室的变迁,一忽儿想到报刊界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忽儿,吴香儿又想到了顾眉生的赠言。她对于顾眉生的话,自然是最有感触的——否则,也不会在大学毕业之后,直接就投考吏目了。
吴香儿的性格,比其余姐妹要强势得多,政治上更加敏锐,也更进取更主动——她是以为,看不惯的事情,就恨不得自己上手来做,如果有这个机会,就不要错过。而且,遇事也喜欢钻研总结,天生的人情也是练达,自忖便是进了官场,也能有一番作为。而她的心思也并不十分功利,能完成愿心,便已满足,对名利看得淡泊。
她投靠宣化办公室,主要的动力,便是认为现在羊城港的书刊界,杂乱得有些不该,叫爱好读书的她,颇多腹诽,几次上书却也是成效不彰——从前些年到这些年,买活军衙门要忙的事情太多了,人才尤其是缺乏,稍微有些才干的,都是优先往工农生产的方向去调动,她在意的这个细处,很显然绝不是人才的第一去处,吴香儿也是无话可说:别的地方的确更亲民也更缺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