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第601节(4 / 7)
众女闻言,也是都笑了起来,自然也有人低下头微微撇嘴,似乎对顾眉生的养母,不是那样的满意,只是疏不间亲,没有公然表露而已。李玉照则比较直白,道,“眉生,你这万贯家财,一旦离乡不返,便宜的是谁?你心中自然有数,你那养母,不怂恿你去探险便算是为人厚道了。她如今也有了亲生子女,待你难免淡些,我知道你这个人,性子执拗,自己决定的事情,绝不会听他人的劝告,那我也只劝你一件事——你离家之前,可是要把这些家财安排好了,也免得便宜了那些从小相处不长,大半个不相干的所谓亲人。”
她自有父母,犹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如杨爱等被养母抚养长大的,便更是有些担心了,都是跟着点头。顾眉生道,“其实你的用意,也是委婉相劝,希望我看在家产的份上,留下来打理,不让别人忽然得了好处去——不过,这钱财也是身外之物,我若遂愿了,也用不上它什么,若回不来,它去向何处,也和我无关了。”
她言谈之间,居然丝毫不以万贯家财为意,固然众女都非俗人,但也不禁被顾眉生触动,也是暗暗点头,顾眉生又笑道,“不过,若说把财产都相赠我养母那一家人,的确如你们所言,也有些便宜了他们。
你们放心好了,我已经立了遗嘱,倘若我陷落在欧罗巴,当场死了,消息传回,衙门自会为我安排,倘若下落不明的话,那就等个五年八年的,确定这人是回不来了,再来执行——我也为你们都留了些好物相赠,如此,我回来了你们欢喜,我若回不来了,你们也可得些馈赠,算是聊慰伤感吧。”
“眉生姐!”
“眉生你这歪理!”
众女闻言,也是啼笑皆非,一阵笑骂,但至此也算是明了了顾眉生的决心,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仔细考量,下的决定。
以大家的关系,也只能劝到这里为止了,于是众人也不再反对,只是依然好奇,为何顾眉生突然发了这样的壮志,“莫不是好日子过得够了,百无聊赖,静极思动,忽然想要建些功业了?”
“想要建功立业,考个吏目,调到边远地区,一样是建功立业,回来还可再升几级,以眉生姐的才具,这不是手拿把掐么?怎么就非得要去欧罗巴呢?除非……眉生姐,你莫不是嫌弃,这般出头的速度太慢了,是以要去欧罗巴抄个近道?”
顾眉生指了指说话的吴香儿,也是笑道,“还是香儿懂得我——这世上道理,真是禁不起琢磨,就是再深的心思,也禁不住一桌人坐在这里,盘一个晚上的,更何况我的心思本来就十分浅显?”
“不错,我去欧罗巴,一来也是有意去该处游历一下,见识异域风光,二来,也是因为该处特能发挥我的专长,我对民生来说,恐怕比起排布腾挪,找钱来做些基础建设,改善民生,更善于发掘商路,撮合贸易,盘活一地的经济。
再加上又会说些洋番话,去欧罗巴,似乎比去云贵道、两湖道的偏僻所在,更能发挥一些——换句话说,衙门也更缺在欧罗巴的人才,能把洋番话说得这么好,又有些经济才能的汉女,还愿意去那么远,肯定是更少的,也容易显出我来。”
顾眉生对自己的认识,显然是非常客观的,而且语气也相当冷静,她道,“我今年已经靠三十岁了,此时考吏目入仕,为时已晚,想要在四十五岁之前出头,首先要去边远地方,苦熬个十年,做出了成绩来,这才有望在四十五岁成为近海大县的主官。
如此,想要在年衰以前,把影响扩展到省道,也近乎是不可能的事。这年过三十之后,韶华便是飞逝,倘若想要再上一步,那就不能走寻常路,此去欧罗巴,虽说是个通译,但使团人少,而欧陆局势复杂,便是通译也可代言我买地的权威,倘在那变换的局势中,把握到机会,那么,一开始施政,挥洒的舞台就是欧陆各国。
这和我们华夏境内相比,起点便不可同日而语,况且还有一点好处——在华夏境内,同僚竞争的太多了,故而要从方方面面,来增加自己的长处,所有吏目,几乎都是按着模板,什么时候成亲生子,都有计较。按我等的年纪,我已经是晚了太多了。可若是从欧陆出身,那同僚极少,都是要大用的,在这些事情上,也就不讲究了。
↑返回顶部↑
她自有父母,犹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如杨爱等被养母抚养长大的,便更是有些担心了,都是跟着点头。顾眉生道,“其实你的用意,也是委婉相劝,希望我看在家产的份上,留下来打理,不让别人忽然得了好处去——不过,这钱财也是身外之物,我若遂愿了,也用不上它什么,若回不来,它去向何处,也和我无关了。”
她言谈之间,居然丝毫不以万贯家财为意,固然众女都非俗人,但也不禁被顾眉生触动,也是暗暗点头,顾眉生又笑道,“不过,若说把财产都相赠我养母那一家人,的确如你们所言,也有些便宜了他们。
你们放心好了,我已经立了遗嘱,倘若我陷落在欧罗巴,当场死了,消息传回,衙门自会为我安排,倘若下落不明的话,那就等个五年八年的,确定这人是回不来了,再来执行——我也为你们都留了些好物相赠,如此,我回来了你们欢喜,我若回不来了,你们也可得些馈赠,算是聊慰伤感吧。”
“眉生姐!”
“眉生你这歪理!”
众女闻言,也是啼笑皆非,一阵笑骂,但至此也算是明了了顾眉生的决心,并非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仔细考量,下的决定。
以大家的关系,也只能劝到这里为止了,于是众人也不再反对,只是依然好奇,为何顾眉生突然发了这样的壮志,“莫不是好日子过得够了,百无聊赖,静极思动,忽然想要建些功业了?”
“想要建功立业,考个吏目,调到边远地区,一样是建功立业,回来还可再升几级,以眉生姐的才具,这不是手拿把掐么?怎么就非得要去欧罗巴呢?除非……眉生姐,你莫不是嫌弃,这般出头的速度太慢了,是以要去欧罗巴抄个近道?”
顾眉生指了指说话的吴香儿,也是笑道,“还是香儿懂得我——这世上道理,真是禁不起琢磨,就是再深的心思,也禁不住一桌人坐在这里,盘一个晚上的,更何况我的心思本来就十分浅显?”
“不错,我去欧罗巴,一来也是有意去该处游历一下,见识异域风光,二来,也是因为该处特能发挥我的专长,我对民生来说,恐怕比起排布腾挪,找钱来做些基础建设,改善民生,更善于发掘商路,撮合贸易,盘活一地的经济。
再加上又会说些洋番话,去欧罗巴,似乎比去云贵道、两湖道的偏僻所在,更能发挥一些——换句话说,衙门也更缺在欧罗巴的人才,能把洋番话说得这么好,又有些经济才能的汉女,还愿意去那么远,肯定是更少的,也容易显出我来。”
顾眉生对自己的认识,显然是非常客观的,而且语气也相当冷静,她道,“我今年已经靠三十岁了,此时考吏目入仕,为时已晚,想要在四十五岁之前出头,首先要去边远地方,苦熬个十年,做出了成绩来,这才有望在四十五岁成为近海大县的主官。
如此,想要在年衰以前,把影响扩展到省道,也近乎是不可能的事。这年过三十之后,韶华便是飞逝,倘若想要再上一步,那就不能走寻常路,此去欧罗巴,虽说是个通译,但使团人少,而欧陆局势复杂,便是通译也可代言我买地的权威,倘在那变换的局势中,把握到机会,那么,一开始施政,挥洒的舞台就是欧陆各国。
这和我们华夏境内相比,起点便不可同日而语,况且还有一点好处——在华夏境内,同僚竞争的太多了,故而要从方方面面,来增加自己的长处,所有吏目,几乎都是按着模板,什么时候成亲生子,都有计较。按我等的年纪,我已经是晚了太多了。可若是从欧陆出身,那同僚极少,都是要大用的,在这些事情上,也就不讲究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