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第595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家经此一闹,元气大伤,徐三儿一开始本还羞愧,后来被数落得多了,破罐子破摔也发起狠来,对徐老爹道,“你也别老三老四的,你老了,以后还不得我来伺候你?到时候,你什么不是我的?如今不过提前花销你一些钞票罢了,至于这么记恨么?”——居然把前事推翻了,不但不思反省,还不断向母亲要钱,依旧想要去做生意,发大财,原本还时不时到摊子上帮忙,现在却是连面都不露了!?徐老爹这里,那还不是气得七窍生烟?如何还敢指望他来养老?可要说把他逐出家门吧,徐小三说得也没错,两边其余子女都靠不上了,这个年纪,要再生一个也办不到,便是去领养,谁知道成色如何,是否和徐小三一样?

  仔细想来,居然无路可走,在买活军的新风气之下,不论是为徐小三说门亲事,从此依靠媳妇,还是为他寻个差事,都是不成,这亲儿子都不管你了,能离婚的儿媳妇还来管你什么?

  至于说差事,也不和从前一样,譬如衙门的帮闲什么,托关系进去了之后,总有个保底在——羊城港的差事都是不能继承的,多少工厂的大工程师,自己的孩子溺爱了,读书不成,最多也就只能把孩子塞到厂子里去看大门扫地,自己退下来之后,这扫地的差事会否开革都且不好说呢。

  再加上,本地人的素质,说白了,无法和世界各地汇聚到羊城港的精英相比——别说华丽姿这些天才人物了,洋番通译、商人、船长等等,能在羊城港立足的,都自有过人之处,不是这些小老百姓可以比得过的。

  这些洋番又非常愿意生活在羊城港,哪怕报酬低一些也不愿去别的城市,尤其是内陆城市,这就造成了沿海州县格外激烈的竞争,这茶馆中饮茶的百姓,家里两三个儿女,哪有个个都能找到工作的?

  总有一两个,不是做跑腿,就是做小贩,不过是糊口罢了,很难说是有什么稳定的营生。徐老爹不过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不幸者,孩子特别不成器罢了。

  其余人,对《羊城港新闻》上,号召解决洋番黑户问题的文章,都是一点儿好脸色没有,谈起来那记恨的态度,和徐老婆子比也不遑多让了。都道,“真是好笑,我们自己的孩子,若是有个好工作,从小管束起来,也不至于闹出小三儿那样的事故来!这些洋番自己落户也就算了,竟还想把黑户转正,好大的口气!”

  一时间,茶馆内众口一词,都是在说洋番的不是,也有人贬低番族道,“都是贼儿小偷的后人,去港区也罢了,在咱们这街坊内,要看到一两个,心都是提起来的——你说巧不巧,见到了之后,不过两三日内,街坊必定就有人失窃了,联想起来叫人慌张!”

  “这些人拜的那什么知识教,也是心不诚,说六姐是东方贤人,不过是为了披个皮罢了,真正并不信仰道统!”

  其实说白了,他们知道道统是什么呢?不过是为了增加番族的罪责,什么惊悚说什么罢了,话说到这份上,倒和徐老爹的事情没什么关系了,毕竟徐老爹就算有心埋怨番人吧,也知道,耍手段吞了他们家钱的全是汉人。

  他这里闷闷不乐地叹了口气,拿起烧饼来,也是食不知味,想到将来,实在是凄凉无比,竟不知晚年谁靠,一时也是发自肺腑长叹一声,“都说买地好,好——这确实是好。”

  连忙找补了这一句,才算是打消了不少人投来的不满眼神,徐老爹又是叹了口气,低声喃喃道,“可至少,敏朝时候,也不至于和如今一样,五个儿女,没一人能给养老的吧……”

  那刘老弟听到这里,也是长叹了一声,唏嘘道,“可不是这个理?要说是言语民心吧,这养老的事情,如今也算是一代人的烦恼所在了,却是要比那采风使说的什么黑户,实在要紧得多!

  不过,这样的大事,那也是六姐操心,我们小民也没什么办法,要说起老兄你们家这难题,我倒是有个主意——依我看,你们家三儿,本性倒也不坏,绝非无药可救,只是在这羊城港,没有个合适的工作,诱惑又多,人多口杂,闲朋友这么一蛊惑,倒是把他给带歪了。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算是坏得厉害,至少那些嫖赌的事情,没有去沾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