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第592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包括世界各地的时新特产罐头什么的,也是往院区市场寻觅,那是一点都没错的,什么袋鼠肉干、鸸鹋蛋、鸵鸟蛋之类的异国珍馐,在院区超市,常年陈列,便连这些年来,大为流行的什么香云纱、油晶缎,有时候布市都缺货呢,可院区超市,您就去瞧吧,只要付得起价钱,货那都是有的!

  第三个也是有价无市的住宅区,自然就是围绕着中书衙门的那一片了,那里的房子,多数都是中枢各衙门的宿舍,或者也是专门建来,用优惠的价格卖给衙门吏目的。不消说了,能够在里头居住的,必定都是大有前途之辈。

  该处也是整个羊城港最安全的地方,几乎从没有宵小敢去作祟的——只是也有很多人会对这住宅区感到无聊,因为其中的氛围是相当肃穆的,不但任何稍微灰色的娱乐都是绝迹,便连戏台什么的都没有,不论白天黑夜,这里都非常安静,因为住户很多并非正常作息,往往要值班、开会,一旦回家就想好好休息,大家也逐渐形成共识,故而不敢吵闹。

  除此之外,还有在银行、交易市场附近的钱区,那也是高楼林立、灯红酒绿,一屋千金难求,物价几乎可以和院区比较了——中枢区的物价倒是不高的,货也好,非常的实惠,学校和医院也都有盛名。钱区、院区的物价,要比港区还高得多。

  而且,钱区的食肆最多,要说起男女陪侍,也是这里最常见,不论是咖啡馆、茶馆,还是酒楼,出入其中的伙计,多数都是面貌姣好、谈吐文雅,让你疑心他们来做伙计是否大材小用——越是这样想,就越觉得是来陪侍的,对自己不假辞色,也不过是因为出的价钱不够罢了,如此越发殷勤光顾,乃至于一掷千金的,最终一无所获,闹出纠纷来的,都不在少数。

  这些桃色故事,是时常登上本地小报的,因此如卢马姬等人也能略窥一二,实际上,她们平时基本不会去这些区域,哪怕知道中枢区物价便宜,但也犯不上特意骑车过去,要知道,如今羊城港之大,已经令跨区交通变得相当漫长了,旧城区在不断扩大的新城面前,简直就成了一个小角落,从前从城东到城西,也就是走个半日而已,现在,要从港区到中枢区的某间超市,光单程就要花费两个多小时,来回五个小时,只是为了买点柴米油盐,这笔帐的确是不上算。

  钱区之下,还有买活大学所在的学区,也是特别繁华拥挤的所在,学区算是和港区并列,都是羊城港这里人口聚居的繁华区域了,物价上自然也颇为高昂,但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丰俭由人,倒也有一些花销不高的生存办法,就是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了。

  比如说,卢马姬租住的这个区域,在港区边缘,距离学校不远,可一个月租金就只要四百文——初级教师35文一天,一个月一千文左右的收入,月租吃掉将一半,也还算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这里用的是公厕,而且还是旱厕,自来水和下水暗道就别想了,都是打水用,明渠排水,这砖瓦房,到了雨天,漏雨也是家常便饭,更没有路灯什么的,入夜之后,需要一些勇气才能走进黑黝黝的巷子,通电的屋子也是少之又少。只要这些都能接受,那就在这里租住是很省钱的。

  港区这里,很多收入较低的百姓都愿意住在这样的房子中,沿着港区的边沿,靠海去,这样的平民区还在不断的扩大,这和买活大学周围的学生区也差不多,愿意吃点苦的大有人在,甚至很多人不认为这是吃苦——至少是有房子住,有床躺,平时饭也能吃饱,还奢求什么呢?这样的日子在从前已经是不敢想了!在老家的时候,多少人一到夏天连铺盖都没有,一领草席地上一铺就这么睡了?

  在卢马姬这里,她其实也不觉得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下降太多,苦,她是吃过的,从欧罗巴一路来到买地,这船上的航程每一天都是折磨,买地这里再苦那也比在船上好多了。

  当然,船上是特例,可就拿原本在家中庄园的生活,以及在宫廷做侍女的生活,和眼下相比,她也不觉得如今有什么委屈的。她的家庭历史悠久而且相当的富裕,拥有自己的领地——这也就意味着她从小在城堡中长大,这世上再没有比石头房子更不适合住人的了,卢马姬一到冬天就受冻,几乎不愿意离开壁炉跟前。

  可壁炉总有烟气,她总是在咳嗽和冻疮中度过一整个冬天,寒冷和阴暗是驱不散的主旋律,也是任何华丽的帐幔都无法遮蔽的不快回忆——天鹅绒帐幔带来的是另一种让人不快的尘味儿,这些东西很贵,而且不能常常洗涤,只能用鸡毛掸子来掸灰,但效用也不算大。除了国王之外,没人能常常腾换这些东西,以至于尘味儿、烟灰味儿和窗外的,不知来自何处的臭味,成为童年最清晰的回忆。

  至于之后,在宫廷中生活时,她的住处也完全算不上舒适,而且,宫廷侍女没有专用的女仆,卢马姬必须学着打理自己,并且习惯在宫中朝向不好的小卧室,那里到了冬天非常阴冷,汉普顿宫虽然外表看来十足华丽,但除开这些装饰之外,没什么值得一提的。

  木屋在潮湿季节容易产生一股霉味,而且,在冬天,侍女得到的炭火总是不足。总的说来,英吉利贵族的生活,有点像是他们的服饰,虽然好看,但也不过是争取到了一点体面而已,穿起来什么感受冷暖自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