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康熙望着眼前目眦欲裂的德妃,只觉得这个陪伴自己多年的妃嫔竟然如此陌生,再想起德妃刚入宫的时候那副低眉顺眼、温柔婉约的模样,康熙心中越发迷茫,竟也想不清楚究竟是深宫岁月逐渐磨去了德妃身上的光华,使她变成如今这般阴险诡诈、心狠手辣的模样,还是先前那位谨言慎行、贤良淑德的女子只是德妃用来欺骗自己的虚假幻影,根本就不曾真正存在过。

  德妃见康熙绝情冷漠的神色,蓦然间想起当年刘彻听信他人谗言,相信太子刘据谋反之时,也是这副绝情的模样,生生逼死了太子全家。前世今生的痛苦经历不断冲击着德妃的脑海,再次掀起的滔天怒火逼红了德妃的眼眶。

  德妃只觉得头痛欲裂,整个身子都有些微微颤抖起来。渐渐的,德妃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今生都不可以像前世那般被逼得无声无息的自尽于华美却冰冷的殿阁之中。即使拼得鱼死网破,也要拉着那些夺去她向往的一切、令她不痛快的仇敌一起同归于尽!

  德妃下定决心以后,反而镇定下来,平静的说道:“皇上想知道的事情,妾身一定会一五一十的向皇上禀明。还望皇上饶过胤禛兄弟二人,切莫伤及无辜。”

  康熙目光微闪,直接开口询问道:“你出身包衣,家世平平,进宫以后更是久居深宫,如何懂得用那些阴险毒辣的毒药害人?穆常在、胤禧与悦宁的乳母、熙贵妃身陷咸福宫以及和嫔绣品上的毒药,应该都是你的手笔吧。”

  “妾身并非害人。”德妃仰头直视着康熙,高傲的回答道;“妾身是在帮助皇上铲除身边的奸邪之人,以免皇上被小人迷惑,做出令自己后悔莫及的错事,不但会伤害龙体,更会危及大清的江山社稷。”

  “危及大清的江山社稷?”康熙冷笑一声,缓缓言道:“德妃想得倒是仔细,竟然还关心起大清的江山社稷来了……你倒是说说看,随意用毒伤害后宫妃嫔,为了一己私利草菅人命,搅得后宫乌烟瘴气、不得安宁,甚至胆敢设计陷害奶娘,意图谋害年幼的小阿哥和小公主。为何这些天大的错事到了你的口中,竟然都变成了维护正道的好事?这等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本事,真是令朕刮目相看!”

  德妃听出康熙言语之间的不屑与讽刺,竟也毫不在意,只是径自说道:“妾身年幼之时,曾经机缘巧合之下偶遇一位得鹤发童颜的道长,那位法力高深的道长曾言妾身与他有师徒之缘。在那位道长的指点下,妾身不但知晓了未来百余年间的风云变幻、国家大事,还精通药理,并且学得一些道家法术的皮毛。”

  德妃说着,便从手中变出一只精致小巧、澄碧透彻的玉瓶,双手呈到康熙面前。康熙心中惊讶不已,面上却不动声色,用眼神示意身旁的精通药理的侍从从德妃手中接过玉瓶。暗卫仔细查看了玉瓶中的药液,低声向康熙禀报称玉瓶中的药液是极为难得的补药,有解毒强身之效。

  德妃微微勾起唇角,淡淡的说道:“这瓶药可是那位道长所赠的宝物,不但可以强身健体,亦可以延年益寿。妾身将此药献给皇上,以此换取胤禛兄弟后半生的平安,望皇上恩准。”迎着康熙怀疑的目光,德妃又继续解释道:“皇上若是有所怀疑,大可以让御医仔细检查此药,或是干脆找人来试药。此药的功效,必定不会令皇上失望的。”

  康熙目光微闪,不置可否,反而问起德妃刚才提及的道长,德妃却道那位道长行踪飘忽不定,亦不曾留下姓名。只不过,确曾向她提及过一些影响国运的大事。

  见康熙面露讥讽之色,德妃垂下眼帘,不紧不慢的说道:“那位道长不仅提及皇上智擒鳌拜、平定三番叛乱、收复台湾、击败葛尔丹等大事,还提到一些至今尚未发生之事。比如:三年之后,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祸乱西藏,为了平定叛乱,皇上会受年羹尧定西将军,几次派遣他征战边陲,年羹尧也因此立下赫赫战功。只不过,据那位道长所言,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年羹尧之妹年兮兰却是被皇上赐予八阿哥胤禩的侧福晋,还曾为子嗣单薄的胤禩生下两儿一女。然而年氏如今却贵为熙贵妃,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康熙听闻德妃提及的前朝政事,不禁心中震动,此时又听德妃声称年兮兰本应是自己赐给八阿哥胤禩的侧福晋,是自己的儿媳,康熙万分惊讶之余,随即燃起滔天怒火,厉声怒斥道:“胡言乱语!你屡屡犯下大错,不但不知悔改,反而砌词狡辩,竟然胆敢污蔑朕与熙贵妃,究竟是何居心?”

  德妃见康熙动怒,心中只觉得十分痛快,飞快的掩去眼中的得意,想方设法的将这根刺更深的刺入康熙的心中。

  “妾身纵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污蔑皇上。只是,妾身却觉得年氏大有可疑之处。皇上一向极重规矩,却被年氏引诱得不顾宫规,未等年氏病愈便宠幸了她。皇上仔细想想,年氏是否曾经花样百出,千方百计的将皇上留在她的身边?若是妾身所料不差,这位引得历史偏离正途的年氏便是不该存在于世的异星,是皇上与大清的劫数。想必此时,真正的年氏之魂已经被异世之魂所驱逐,皇上不如请萨满法师前来好好看一看,年氏究竟是被精怪附身,还是心怀恨意的重生之魂,也好早做筹谋,以免被年氏谋害,不但会使皇上留下强占儿媳的骂名,更会危及大清江山社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