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178节(2 / 7)
“是啊,皇祖母既然想要身后事一切从简,不愿劳民伤财,为何不与皇祖父合葬呢?”
崔太傅神情凝重的捻须叹道,“依老臣之见,陛下应该是因得知随着大安日益强盛,人们都变得越来越重视身后事,不惜举债也要大操大办丧事的现象,有心想要以身作则,纠正这股不当之风。”
徐廷君闻言,迅速想起出来游历数月的见闻。
“皇祖母,实在太令人钦佩了,我只想到那样不惜代价的操办身后事,可能不好,可是顾虑到事关孝道,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却没想到,皇祖母竟然不惜为此以身作则。”
崔太傅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是啊,陛下如此贤明,实在令人钦佩,不过也正因我们拥有如此圣明的陛下,我们大安才能有如今这盛世繁华的景象,殿下应该多向陛下学习啊。”
252
第252章
领悟
钦佩归钦佩,但是徐廷君还是感到有些难以接受,毕竟在他看来,他那英明无比的皇祖母,无论是在生前,还是身后,都应该享有这世间最高的尊荣。
“学生当然很愿意像祖母学习,就是这么一来,祖母也太委屈自己了,身为晚辈,学生实在感到难以心安。”
徐廷君自己心里也清楚,他皇祖母是属意让他当继承人,也就说,将来将会由他负责操办自家皇祖母的身后事,他不愿也不敢想像那个’一切从简‘的场景。
少年的心思不深,在崔太傅这样老江湖面前,说是能被一览无遗,当然有将对方那矛盾而又复杂的心理看在眼中。
“既然陛下愿意做,她就不会感到委屈,我们只能支持,陛下的品性之高洁,想法之通透,实属世间少有,我等多有不及,理应见贤思齐,而非自以为是的认为陛下应该如何。”
徐廷君点头道,“崔师放心,学生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也会尊重祖母的决定。”
他还要努力像祖母学习,他觉得自己之所以无法像自家祖母那般洒脱,皆因他的学识与经验严重不足,导致他的心胸不够开阔。
↑返回顶部↑
崔太傅神情凝重的捻须叹道,“依老臣之见,陛下应该是因得知随着大安日益强盛,人们都变得越来越重视身后事,不惜举债也要大操大办丧事的现象,有心想要以身作则,纠正这股不当之风。”
徐廷君闻言,迅速想起出来游历数月的见闻。
“皇祖母,实在太令人钦佩了,我只想到那样不惜代价的操办身后事,可能不好,可是顾虑到事关孝道,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却没想到,皇祖母竟然不惜为此以身作则。”
崔太傅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是啊,陛下如此贤明,实在令人钦佩,不过也正因我们拥有如此圣明的陛下,我们大安才能有如今这盛世繁华的景象,殿下应该多向陛下学习啊。”
252
第252章
领悟
钦佩归钦佩,但是徐廷君还是感到有些难以接受,毕竟在他看来,他那英明无比的皇祖母,无论是在生前,还是身后,都应该享有这世间最高的尊荣。
“学生当然很愿意像祖母学习,就是这么一来,祖母也太委屈自己了,身为晚辈,学生实在感到难以心安。”
徐廷君自己心里也清楚,他皇祖母是属意让他当继承人,也就说,将来将会由他负责操办自家皇祖母的身后事,他不愿也不敢想像那个’一切从简‘的场景。
少年的心思不深,在崔太傅这样老江湖面前,说是能被一览无遗,当然有将对方那矛盾而又复杂的心理看在眼中。
“既然陛下愿意做,她就不会感到委屈,我们只能支持,陛下的品性之高洁,想法之通透,实属世间少有,我等多有不及,理应见贤思齐,而非自以为是的认为陛下应该如何。”
徐廷君点头道,“崔师放心,学生一定会牢记您的教诲,也会尊重祖母的决定。”
他还要努力像祖母学习,他觉得自己之所以无法像自家祖母那般洒脱,皆因他的学识与经验严重不足,导致他的心胸不够开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