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1 / 3)
她方才走得很急,以至于进殿的时候裙摆还在轻晃。
许颜回身,与她相视一笑。
昭平帝在龙椅上遥遥看她们师姐妹如并蒂芙蓉一般,忽而很能理解太/祖对于女官的偏爱,实在是女孩子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瞧着令人高兴得很,连这无趣的大殿都显得鲜亮起来了。
林黛玉见朝上剑拔弩张,虽目不直视却暗自用余光观察着各列诸人的神情,大致猜出来是御史台做了什么。
昭平帝隔空抬手虚扶,“起来吧,去拟旨。”
林黛玉虽是头回上殿却是镇定自若,她大约是在场年纪最小的人,却好似是最稳重的一个,对着这场面置若罔闻,只道,“谨遵陛下旨意。”
内侍早备好了东西,将林黛玉领到专门的位置,又小声将昭平帝的旨意说了一遍。
被这样一打岔,群臣们激昂的态度明显一滞,随后只见林黛玉提笔就写,不一会儿功夫便将一份贬黜的旨意写出交由昭平帝过目。
昭平帝扫了两眼,随后道,“很好,宣旨。”
她这时候的心思已经分了一半给林黛玉,林黛玉写圣旨时候并不是平日喜欢的飘逸字体,而是规规矩矩的楷体,端正得像是十几年的老翰林。
喜欢了十几年的“儿媳妇”成了自己的下属,这对昭平帝来说,也是一种奇特的体验,既可惜儿子失去所爱,又深深地觉得自己的眼光着实高明。
眼见着马上要尘埃落定,后悔死自己和稀泥的大理寺卿拼死一搏,跪地磕头道,“陛下容臣禀报,实在是以李御史之言,臣不敢妄断。是臣胆小如鼠,担忧陛下是仁善之君,嫌弃臣苛责,这才方有此言。可臣虽胆怯,却实在不是叛主之人。再说起臣的嫡母,您只知他过世不足三年,臣不曾守孝,可臣的亲生母亲却是他害死的,臣实在是两难啊。”
昭平帝很欣赏他的态度,“朕何曾说过这旨意是给你的?去一旁候着。”
大理寺卿丝毫不敢放松,只伏地叩首不肯起身。
为了自己的官位向皇帝求饶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林若水一样,烈性到受了侮辱就要当场撞死的。
↑返回顶部↑
许颜回身,与她相视一笑。
昭平帝在龙椅上遥遥看她们师姐妹如并蒂芙蓉一般,忽而很能理解太/祖对于女官的偏爱,实在是女孩子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瞧着令人高兴得很,连这无趣的大殿都显得鲜亮起来了。
林黛玉见朝上剑拔弩张,虽目不直视却暗自用余光观察着各列诸人的神情,大致猜出来是御史台做了什么。
昭平帝隔空抬手虚扶,“起来吧,去拟旨。”
林黛玉虽是头回上殿却是镇定自若,她大约是在场年纪最小的人,却好似是最稳重的一个,对着这场面置若罔闻,只道,“谨遵陛下旨意。”
内侍早备好了东西,将林黛玉领到专门的位置,又小声将昭平帝的旨意说了一遍。
被这样一打岔,群臣们激昂的态度明显一滞,随后只见林黛玉提笔就写,不一会儿功夫便将一份贬黜的旨意写出交由昭平帝过目。
昭平帝扫了两眼,随后道,“很好,宣旨。”
她这时候的心思已经分了一半给林黛玉,林黛玉写圣旨时候并不是平日喜欢的飘逸字体,而是规规矩矩的楷体,端正得像是十几年的老翰林。
喜欢了十几年的“儿媳妇”成了自己的下属,这对昭平帝来说,也是一种奇特的体验,既可惜儿子失去所爱,又深深地觉得自己的眼光着实高明。
眼见着马上要尘埃落定,后悔死自己和稀泥的大理寺卿拼死一搏,跪地磕头道,“陛下容臣禀报,实在是以李御史之言,臣不敢妄断。是臣胆小如鼠,担忧陛下是仁善之君,嫌弃臣苛责,这才方有此言。可臣虽胆怯,却实在不是叛主之人。再说起臣的嫡母,您只知他过世不足三年,臣不曾守孝,可臣的亲生母亲却是他害死的,臣实在是两难啊。”
昭平帝很欣赏他的态度,“朕何曾说过这旨意是给你的?去一旁候着。”
大理寺卿丝毫不敢放松,只伏地叩首不肯起身。
为了自己的官位向皇帝求饶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林若水一样,烈性到受了侮辱就要当场撞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