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曾照小重山 第105节(4 / 7)
他传信总是这般简洁,明明老大一张信纸,却只有一句话,简明概要。不过想想君上平日都是批阅奏折的,有时候不过在上面留一个‘阅’,这许已经算字多的了。
且竟这般巧?她正想着找师父替她赐婚,师父就写信来邀她想见?那可正好了!
想着已经都过了大半日,天色都已经暗了,她都没有回师父。也不知道师父等不到回信,是不是就会以为她不愿意去,昭宁连忙回了浣花堂书房,提笔给师父写了回信:如约前往。
然后也叠了放入信笺中,让樊月速速与葛掌柜送去。
信传出后,她看着已经完全暗下来的天,仍然在飘雪的夜,只有一个念头,不知道明日的雪会不会停。
第113章
第二日一晨昭宁起来, 隔着帘幕,只看到外面透进来朦胧的白光。
她心一动,撩开帘幕, 便看到槅扇外面雪已经停了,庭院中的草木,不远处的屋檐上已经有了厚厚的积雪。明亮的日光投在雪地上,竟真的是个雪霁天晴的好日子。
既然雪霁天晴,那应该是个好兆头了。
青坞听到了她起身的动静, 领着众女使进来, 衣裳、梳洗之物皆已准备好。昭宁想着今日要去赴师父之约, 坐到妆台前:“简单梳个发髻即可。”又对红螺道:“一会儿便对父亲母亲说我去药行了, 药行那边也与徐先生知会一声。”
知道娘子今日是要去干要紧事的, 红螺立刻应喏去办, 青坞则很快给她梳好了双环髻,戴了两只珍珠的团花宝结, 问她:“娘子,这样如何?”
昭宁看着自己如寻常人家娘子的打扮, 笑着点头:“极好, 你梳头的手艺越发好了!”
青坞最后给她披上嵌兔毛边的大红色斗篷,细细叮嘱樊星:“观音桥人多事杂, 可要陪好娘子, 莫要让娘子落了单!”
以前昭宁出府,都是去药行或是寺庙,不然就是同长辈们一起出行, 未曾独身去过这些人多之处。青坞有些担忧。
樊星笑嘻嘻道:“青坞姐姐放心吧, 娘子由我陪着,哪次不是全须全尾的!”
↑返回顶部↑
且竟这般巧?她正想着找师父替她赐婚,师父就写信来邀她想见?那可正好了!
想着已经都过了大半日,天色都已经暗了,她都没有回师父。也不知道师父等不到回信,是不是就会以为她不愿意去,昭宁连忙回了浣花堂书房,提笔给师父写了回信:如约前往。
然后也叠了放入信笺中,让樊月速速与葛掌柜送去。
信传出后,她看着已经完全暗下来的天,仍然在飘雪的夜,只有一个念头,不知道明日的雪会不会停。
第113章
第二日一晨昭宁起来, 隔着帘幕,只看到外面透进来朦胧的白光。
她心一动,撩开帘幕, 便看到槅扇外面雪已经停了,庭院中的草木,不远处的屋檐上已经有了厚厚的积雪。明亮的日光投在雪地上,竟真的是个雪霁天晴的好日子。
既然雪霁天晴,那应该是个好兆头了。
青坞听到了她起身的动静, 领着众女使进来, 衣裳、梳洗之物皆已准备好。昭宁想着今日要去赴师父之约, 坐到妆台前:“简单梳个发髻即可。”又对红螺道:“一会儿便对父亲母亲说我去药行了, 药行那边也与徐先生知会一声。”
知道娘子今日是要去干要紧事的, 红螺立刻应喏去办, 青坞则很快给她梳好了双环髻,戴了两只珍珠的团花宝结, 问她:“娘子,这样如何?”
昭宁看着自己如寻常人家娘子的打扮, 笑着点头:“极好, 你梳头的手艺越发好了!”
青坞最后给她披上嵌兔毛边的大红色斗篷,细细叮嘱樊星:“观音桥人多事杂, 可要陪好娘子, 莫要让娘子落了单!”
以前昭宁出府,都是去药行或是寺庙,不然就是同长辈们一起出行, 未曾独身去过这些人多之处。青坞有些担忧。
樊星笑嘻嘻道:“青坞姐姐放心吧, 娘子由我陪着,哪次不是全须全尾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