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曾照小重山 第67节(2 / 7)
这座药王庙去大相国寺不远。
大相国寺是大乾第一国寺,位于汴京最繁华之处,占地几百余亩,庙宇几十座,僧侣信众浩如烟海。与大相国寺相比,药王庙只是个极小的庙,庙宇自然也有五六座,四侧环抱廊坊,亦有钟楼和后院,还有僧侣讲经的佛堂,但是连大相国寺的十分之一也没有,信众也不多,平日里极是清净。
昭宁跨入庙宇之中,顿觉有股幽微的檀香萦绕而来,前殿门前种了四棵高大的香樟树,华叶如盖,偶有僧侣往来于回廊之下。
前殿供奉的是药师如来佛。相传当年,高祖皇帝的生母刘太后因生育高祖,缠绵病榻,高祖便特派人修建给刘太后祈福的。建造之时刘太后的身体便有所好转,众人便觉是药师如来佛显灵,因此若有苦痛灾厄,信众常来这里上香拜佛。
而旁边的侧殿却更是奇异,竟供了一座庆熙大帝少年时的金身像!
庆熙大帝少年时便已因博闻强识、勤政好学而出名,可是一向只在西北有大帝的像,在汴京并不得见,昭宁前世发现时也很惊讶,此处竟有座大帝的金身像!
念及此,昭宁走到了偏殿,想再看一看那尊庆熙大帝的金身像。
她跨过了偏殿高高的门槛,庆熙大帝的金身像便跃然于眼前。
这座金身像塑得与外面那些菩萨的面目差不多,并不能看出大帝的模样来,若不是着通天冠与绛纱袍,又有一块刻了庆熙大帝的尊号‘应运统天文武皇帝’的牌匾,她也不能看出是庆熙大帝。金身像与她记忆中是差不多的模样,前还供奉鲜花与糕点。
昭宁看着这座庆熙大帝的金身像,想起了前世之事。
她就是在此处,遇到的那位教她下棋的神秘僧人。
她那时候过得很不容易,不知道母亲对自己的好,一昧的同母亲闹别扭,连母亲送她来药行学习,也被她误以为是因母亲不想见她在家的缘故。父亲和哥哥更不必说,她因谢芷宁而做了太多的恶事,父亲和哥哥觉得她顽劣,对她严加管束,让她烦不胜烦。
她在药行觉得苦闷之时,便一个人跑到药王庙中,发现了这里竟有庆熙大帝的金身像。想起年少的时候在西平府,时常对着庆熙大帝的佛龛诉说辛苦。便跪了下来,喃喃对着大帝的神像诉说自己的心事。
她的那些话,不能对仆从说,也没法对亲眷说,唯独对着从小便认识、没有生命的金身像,她却能絮絮叨叨说开,就像是找到了个好友倾诉心事。甚至有时候,她看着面目僵硬的金身像,觉得金身像活了过来,好似大帝在听她说话一般。
突然有一次,她再度说到哪家的娘子有多么可恶,公然嘲笑于她时,听到有个声音问她:“你怎的时常来这里诉苦,小小年纪,有这般多的苦楚吗?”
↑返回顶部↑
大相国寺是大乾第一国寺,位于汴京最繁华之处,占地几百余亩,庙宇几十座,僧侣信众浩如烟海。与大相国寺相比,药王庙只是个极小的庙,庙宇自然也有五六座,四侧环抱廊坊,亦有钟楼和后院,还有僧侣讲经的佛堂,但是连大相国寺的十分之一也没有,信众也不多,平日里极是清净。
昭宁跨入庙宇之中,顿觉有股幽微的檀香萦绕而来,前殿门前种了四棵高大的香樟树,华叶如盖,偶有僧侣往来于回廊之下。
前殿供奉的是药师如来佛。相传当年,高祖皇帝的生母刘太后因生育高祖,缠绵病榻,高祖便特派人修建给刘太后祈福的。建造之时刘太后的身体便有所好转,众人便觉是药师如来佛显灵,因此若有苦痛灾厄,信众常来这里上香拜佛。
而旁边的侧殿却更是奇异,竟供了一座庆熙大帝少年时的金身像!
庆熙大帝少年时便已因博闻强识、勤政好学而出名,可是一向只在西北有大帝的像,在汴京并不得见,昭宁前世发现时也很惊讶,此处竟有座大帝的金身像!
念及此,昭宁走到了偏殿,想再看一看那尊庆熙大帝的金身像。
她跨过了偏殿高高的门槛,庆熙大帝的金身像便跃然于眼前。
这座金身像塑得与外面那些菩萨的面目差不多,并不能看出大帝的模样来,若不是着通天冠与绛纱袍,又有一块刻了庆熙大帝的尊号‘应运统天文武皇帝’的牌匾,她也不能看出是庆熙大帝。金身像与她记忆中是差不多的模样,前还供奉鲜花与糕点。
昭宁看着这座庆熙大帝的金身像,想起了前世之事。
她就是在此处,遇到的那位教她下棋的神秘僧人。
她那时候过得很不容易,不知道母亲对自己的好,一昧的同母亲闹别扭,连母亲送她来药行学习,也被她误以为是因母亲不想见她在家的缘故。父亲和哥哥更不必说,她因谢芷宁而做了太多的恶事,父亲和哥哥觉得她顽劣,对她严加管束,让她烦不胜烦。
她在药行觉得苦闷之时,便一个人跑到药王庙中,发现了这里竟有庆熙大帝的金身像。想起年少的时候在西平府,时常对着庆熙大帝的佛龛诉说辛苦。便跪了下来,喃喃对着大帝的神像诉说自己的心事。
她的那些话,不能对仆从说,也没法对亲眷说,唯独对着从小便认识、没有生命的金身像,她却能絮絮叨叨说开,就像是找到了个好友倾诉心事。甚至有时候,她看着面目僵硬的金身像,觉得金身像活了过来,好似大帝在听她说话一般。
突然有一次,她再度说到哪家的娘子有多么可恶,公然嘲笑于她时,听到有个声音问她:“你怎的时常来这里诉苦,小小年纪,有这般多的苦楚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