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番外之温玉言下(2 / 6)
到了二十三岁的时候,老板娘一日亲自上门来了,一进了客厅就笑道:“心妹,真是恭喜你了,组织决定派你去陕北革命根据地。”
“陕北革命根据地?”温玉言知道现在南方很多革命根据地都受到了国民政府的围剿,陕北到时候红红火火的,有蓬勃发展之势。去陕北也好,反正自己光棍一条,没有牵挂,便笑道:“怎么想起来把我调去陕北啊?”
“呵呵,是那边新办了小学,向组织要教师,我就把你推荐上去了。”老板娘笑着说道:“到了那里,虽然条件艰苦些,但是可以碰到更多的同志。你找对象也容易些。”
温玉言听到这里,不禁红了脸说道:“好啊,慧姐,连你也来取笑我。”
两人笑闹了一阵后,温玉言立刻就同意去陕北了。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她目前的唯一想法。
可是到了陕北之后,温玉言才发现自己以前的生活条件是多么的好,这里的人们大部分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很多都是面黄肌瘦,穿的也是破破烂烂的,当知道她是新来的老师之后,对她都很客气。
团支部书记亲自接见了温玉言,笑道:“颜心同志,欢迎你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我替这里的孩子先谢谢你了。”
“王书记过奖了,我身为□□员,自然是党组织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温玉言笑道,虽然心里对这里的环境有些失望,但是还是决定留了下来,这里的孩子更需要她。
王书记满意的点点头,心道,虽然是大城市来的,但是不骄不躁,是个值得重点培养的。便笑道:“晚上我们为你举办了一个欢迎晚会,咱们晚上再好好聊聊吧。”
温玉言点点头,便在一个红军的带领下,往自己的住处走去。虽然陕北的环境很艰苦,但是为了表示对教师的尊重,团委还是给温玉言单独安排了一间房间。虽然不大,只有十几平,但是温玉言已经十分满意了。同时心中也有些感动,更是下定决心要好好的教这里的孩子。
待了一个月之后,温玉言就喜欢上了这里,虽然环境差了些,用水也不是很方便,住的也是窑洞,但是这里的人很淳朴,革命同志也都对她十分照顾。小学生也很好学,并且很尊重她,连带平常的百姓也对她尊重有加,见了面都会叫一声颜老师。
学校里只有四个老师,其中一对是夫妻,还有一个是个刚成年的小伙子。学生却有三百多人,分成了五个年级,一共十个班。温玉言平时最少要带三节课,最多的带过六节课。到了晚上的时候,还要去给普通的老百姓扫盲,还好她只轮双日。不过每次她上课的时候,人都特别多,尤其是年轻的小伙子。
慢慢的温玉言也适应了这种忙碌的生活,虽然工作累了些,但是却很开心,日子过得也很平静。
抗日战争爆发后,温玉言被调到了延安宣传部,专门负责宣传抗日。日子反而清闲了下来,现在她的文章已经十分老辣了,写具有煽动性的宣传文章对她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温玉言发现自己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当年在武汉的时候,她就很快的适应了离开家的日子,后来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时候,她又很快适应了那种忙碌的生活。现在到了延安,她基本上没有任何不适,就立刻适应了延安的生活。
↑返回顶部↑
“陕北革命根据地?”温玉言知道现在南方很多革命根据地都受到了国民政府的围剿,陕北到时候红红火火的,有蓬勃发展之势。去陕北也好,反正自己光棍一条,没有牵挂,便笑道:“怎么想起来把我调去陕北啊?”
“呵呵,是那边新办了小学,向组织要教师,我就把你推荐上去了。”老板娘笑着说道:“到了那里,虽然条件艰苦些,但是可以碰到更多的同志。你找对象也容易些。”
温玉言听到这里,不禁红了脸说道:“好啊,慧姐,连你也来取笑我。”
两人笑闹了一阵后,温玉言立刻就同意去陕北了。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她目前的唯一想法。
可是到了陕北之后,温玉言才发现自己以前的生活条件是多么的好,这里的人们大部分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很多都是面黄肌瘦,穿的也是破破烂烂的,当知道她是新来的老师之后,对她都很客气。
团支部书记亲自接见了温玉言,笑道:“颜心同志,欢迎你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我替这里的孩子先谢谢你了。”
“王书记过奖了,我身为□□员,自然是党组织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温玉言笑道,虽然心里对这里的环境有些失望,但是还是决定留了下来,这里的孩子更需要她。
王书记满意的点点头,心道,虽然是大城市来的,但是不骄不躁,是个值得重点培养的。便笑道:“晚上我们为你举办了一个欢迎晚会,咱们晚上再好好聊聊吧。”
温玉言点点头,便在一个红军的带领下,往自己的住处走去。虽然陕北的环境很艰苦,但是为了表示对教师的尊重,团委还是给温玉言单独安排了一间房间。虽然不大,只有十几平,但是温玉言已经十分满意了。同时心中也有些感动,更是下定决心要好好的教这里的孩子。
待了一个月之后,温玉言就喜欢上了这里,虽然环境差了些,用水也不是很方便,住的也是窑洞,但是这里的人很淳朴,革命同志也都对她十分照顾。小学生也很好学,并且很尊重她,连带平常的百姓也对她尊重有加,见了面都会叫一声颜老师。
学校里只有四个老师,其中一对是夫妻,还有一个是个刚成年的小伙子。学生却有三百多人,分成了五个年级,一共十个班。温玉言平时最少要带三节课,最多的带过六节课。到了晚上的时候,还要去给普通的老百姓扫盲,还好她只轮双日。不过每次她上课的时候,人都特别多,尤其是年轻的小伙子。
慢慢的温玉言也适应了这种忙碌的生活,虽然工作累了些,但是却很开心,日子过得也很平静。
抗日战争爆发后,温玉言被调到了延安宣传部,专门负责宣传抗日。日子反而清闲了下来,现在她的文章已经十分老辣了,写具有煽动性的宣传文章对她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温玉言发现自己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当年在武汉的时候,她就很快的适应了离开家的日子,后来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时候,她又很快适应了那种忙碌的生活。现在到了延安,她基本上没有任何不适,就立刻适应了延安的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