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 宋辽之战6(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它的发明者是南朝宋的皇帝刘裕,很多对历史并不熟悉的人也许都没有听说过这位皇帝的大名。

  没有能够一统天下,只偏居于长江以南,他的名望自然赶不上曹操和刘备,甚至是孙氏兄弟。可实际上,这个刘裕却是一个无论政治能力,还是军事能够都能够与曹操颦美的英雄人物。只是历史没有给他相衬的对手罢了。

  却月阵,就是以河道为依托,用数量不多的步兵在河岸上引诱对方的骑兵进攻,再借助河道上的战船发射箭矢,以及步兵的反击,从而击破对方的骑兵。

  还需要注意的是,河岸上的步兵也必须有战车防卫。

  这种却月阵只是战场上昙花一现,是因为,这个阵法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没有河流和船舶的话,步兵留在河岸上根本就是在找死,而不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此时此景此地,可不就正合了却月阵所有的条件了吗?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滦河的流水量还是太少了一些,况且,刘裕本人就生长于南方,善于运用水军作战。

  因此,潘雄如今打算隐忍不发,待到滦河的水量再充足一些,他才准备亮出底牌,彻底击破正面的这支辽国的御林军。

  不过,潘雄没想到,此时的耶律延禧早就将自己的大帐又往后迁移了差不过有五里的距离。即便是这样,他仍然只是派了一个小太监过来给耶律忠克一道圣旨,圣旨上是给耶律忠克的最后通牒,让他明日继续派兵进攻滦河,一定要在明日之内击破当面之敌。

  不然,耶律延禧就准备不惜临阵换将啦!

  很可惜,耶律延禧的指示注定只是一种奢望,第二日,耶律忠克亲自在滦河南岸做督战队。可惜,知道夜幕降临的时候,辽军还是没有能够攻破宋军的最后一道胸墙防线。

  这期间,耶律忠克也曾派人破坏了这种钢架胸墙,第一道因为经过一次大火,所以,没费什么立即就破花了大半。

  可是,当他们到达第二道防线的时候,却发现光凭士兵根本无法清理掉这道防线。

  当天深夜,潘雄并没有继续放火,而是阻止了一对精兵,打了一次漂亮的反击,又一次将辽军赶回了滦河以南。

  第三天,耶律延禧果然撤换掉了耶律忠克,由宫分军的副统领上位,接替耶律忠克的职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