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 新官上任三把火3 第8更(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蔡道的另外两个庶弟蔡松和蔡柏如今仍然在国子监读书。这一次,他倒是没有徇私,毕竟,这两个弟弟还年轻,又没有蔡杉那样的灵性,天资太差,骤然给予他们官职,并不是什么好事。

  至此之后,蔡道便没有在插手三司使以外的任何事情,他的第二把火就烧在了自家人的头上。

  三司使,后唐长兴元年设立的官职,监管全国的盐铁﹑户部﹑度支,实际上,就相当于古代的盐铁使和户部尚书这两个官职的总和。

  三司使又被成为计相,主官全国的财政大权,其权势仅次于丞相和枢密使。在大宋立国一百多年中,这个官职屡次被废,屡次又重新被设立。元丰改制的时候,三司使的职权被分到户部尚书等官职当中。

  赵煦为了彻底让丞相失去权柄,用重新任命章惇为三司使。

  因此,章惇在任的时候,虽然名为三司使,可实际上就是朝廷里的独相。

  所谓的盐铁司,并不是只管盐铁,更明确的说法,应该是官方专卖品司。

  大宋的酒业,官方控制酒曲,私人不得制造酒曲。籍此,每一年大宋朝光是收到的酒税,最高时就能够达到数百万贯。当然,这个高峰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

  以司马光等人为首的朔党,如同硕鼠一般,早就伙同汴梁城中另外两股势力开国武将世家和宗室,私下里把酒税私吞了不少。

  蔡道进献给宋神宗的烈酒方子,更是如此。

  因此,他上任后首要打击的就是酒税。

  就如同打击私盐贩子一样,想要打击私酒商,就必须从源头开始打击这些人。

  酒曲并不能够控制那些根基深厚的私酒商,而粮食才是他们的软肋。

  一方面,蔡道扩大了三司使内部人员的数目,他私下里在各地招募了很多三司使的暗探,他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行,紧盯着朝廷的仓库和常平仓。一旦,地方官员和私酒商人私下里勾结,倒卖官粮,绝大多数都逃不过蔡道的耳目。

  而另外一方面,蔡道开始让今年从太学毕业的学子开始到北方各州府县内担任主簿一职,除了主簿原有的职责之外,他还另外加了一条,暗中铲除地方上的地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