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荣氏苍老的脸上露出势在必得的神色,她在伯府那半辈子也不是白呆的。常太夫人那般跋扈护短,她看在眼里善待的下人自是忠心不二,可她看不上眼的下人却是水深火热。收服几个人手着实简单,如今做这点事还不容易?

  抓人只是其一,示弱才是其中关键。在流言还未沸沸扬扬之时,清早一驾再普通不过的青棚马车出城。铺满滩羊皮的车厢内坐着祖孙四人,罗炜彤伴曾祖母与祖父母去金陵城外寺庙为即将春闱下场的兄长祈福,顺便在京郊庄子住一段时日。

  庄子名义上是徐家的,实则早已添做徐氏陪嫁。这些年锦绣坊赚了不少银钱,荣氏深居伯府无法挥霍,只能四处添置产业。原先小小的一处庄子,如今确是将左右买下悉数打通,临近山脚的一片开挖成湖。

  湖水引山泉,最终经暗渠注入秦淮河,水质清可见底。罗炜彤居惠州时,华首寺后山也有这么一片湖泊,当日初到,第一眼她便喜欢上了此处。

  喜欢的又何止她一人,莫说在江南水乡长大的荣氏,见到这与姑苏老家几近相同的庄子百感交集。沉默的锦绣坊大掌柜荣贵告诉她,一切皆是出自少夫人授意。当年买下相邻庄子扩建,少夫人便叮嘱他,务必按当年百草堂模样装潢,只为将来祖母出来时住着舒服。

  “素娘当真是个好孩子,四海能娶到她,是我们全家的福气。”

  就着曾孙女帕子擦擦眼泪,荣氏语无伦次地嘱咐儿媳:“茂哥媳妇,金陵比不得惠州,若四海应酬时有人送女子为妾,你定要给挡住。这辈子,我只认素娘一个孙媳妇。”

  素喜安静的祖母也格外中意这庄子,且她对下嫁贫寒独子,这些年将其照顾妥帖,且助其一路官员亨通的儿媳一万个满意。如今孙子成器孙女可人疼,这辈子见惯嫡庶之争的她,对妾室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妾之一事,不必娘亲嘱咐。若四海敢做出对不起素娘之事,夫君第一个站出来打断他的腿,媳妇也绝不会饶恕。”

  荣氏连说三个“好”字,堪堪稳住心神,便向儿媳和曾孙女介绍起了园中一切。

  “当年兄长书读得也是极好,这点行舟随了他。每当荷花开的时节,他便撑着乌篷船,划至藕花深处,一边剥菱角一边背中医四百方与我听。我这一手识药之能,便是自那时学来。”

  提及年少时光,荣氏满满全是怀念。罗炜彤跟在一旁安慰:“曾祖母莫要伤心,爹爹一直派人在姑苏城找寻,总会找到当年线索。”

  渡过了最初的感怀,离开流言漫天的京城,熟悉而舒适的环境让婆媳二人心情变得很好。罗炜彤甚至觉得,一觉醒来曾祖母额间皱纹都少了不少。

  放松下来的荣氏整个人状态都变了,虽然依旧每日变着花样为孙女准备糕点,但她边揉面边哼苏州评弹。吴侬软语传到品茶的罗炜彤耳中,又是另一番好享受。

  连带着她也放松下来,纵情山水间。今日一大早划桨采晨露,便是为了替曾祖母寻一味制药的材料。文襄伯府多年的辛苦生活,不仅伤了祖父身体,曾祖母也留下了病根。她毕竟上了年纪,只能用些好药温养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