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2 / 2)
秋高气爽,八月也在众人的期盼中带来,朝中众人期盼着从海外带回来的良种能够高产,学子们盼着院试能有个好成绩。
丰收的喜报呈报到朝廷上所有人都面露惊喜,一亩地比从前多了近两石的产量,这还只是京城这边的产量,南边的产量还要更高上一些。这无疑是个值得庆贺的好消息,宋予归在心里算了下,产量虽不及后世那般高产,但和从前对比已是好了很多。
云哥儿二人也顺利通过院试成为秀才,本次院试案首是他俩的大师姐兼同窗好友赵玉云,赵玉云是楚夫子捡到的弃婴,从小便跟在楚夫子身边天南地北的四处跑,即便是在条件艰苦的时候也没落下过学习,这一位从县试开始就是案首,已经连着三场都是第一,而且还是位女子,之前那些放狠话要让他们好看的男子一个个都不服气,政律颁布才过去三年,她才学习了多久,居然就能摘得这样的成绩,酸言酸语说了一大堆,明里暗里表明说这个案首之位来得不正。
这话就是怀疑考官审卷不清,考场舞弊,县衙门口直接张贴出了院试前三名的考卷,明晃晃的告诉那些人,人家能取得案首是自己优秀,与其在这儿质疑不如多看看自己和别人的差距,用功读书。
院试的小插曲很快过去,但之前带头质疑的那几个学子一直是其他学子口中取笑的对象,原因还是城中各处都有诗会、雅集,院试后众人聚在一块吃酒作诗,也让众人见识到了这些女子小哥儿的学识与文采,尤其是案首赵玉云,她的学识以及一些时政问题的见解都很让众人佩服,有学识的人谁都想结交一番,原先说风凉话的那几个连榜都没上,自然也成了大家谈笑的对象。
世间一晃就到了冬月,明德帝宣布将传位于太子花奕承,自己为太上皇,此举倒是没有在朝官之间发生多大的动乱,从前两年陛下将政务交给太子殿下处理自己多为旁观后,大家就明白,太子已经到了可以独挡一面的时候,登上皇位只是早晚问题。
众人都明白太子的位置有多稳固,陛下属意,其他皇子又没有想当皇帝的心,可以说太子这个位置简直坐的稳稳当当。
太子自小便一直跟在明德帝身边学习,而他本身也没让众人失望,无论哪一方面都做到了最优,下一任的皇帝只会是太子花奕承,没有人会那么不长眼的去押宝其他皇子,当初跟随三皇子一派的谁又得到了好下场,连首辅都被拉下了马。 ↑返回顶部↑
丰收的喜报呈报到朝廷上所有人都面露惊喜,一亩地比从前多了近两石的产量,这还只是京城这边的产量,南边的产量还要更高上一些。这无疑是个值得庆贺的好消息,宋予归在心里算了下,产量虽不及后世那般高产,但和从前对比已是好了很多。
云哥儿二人也顺利通过院试成为秀才,本次院试案首是他俩的大师姐兼同窗好友赵玉云,赵玉云是楚夫子捡到的弃婴,从小便跟在楚夫子身边天南地北的四处跑,即便是在条件艰苦的时候也没落下过学习,这一位从县试开始就是案首,已经连着三场都是第一,而且还是位女子,之前那些放狠话要让他们好看的男子一个个都不服气,政律颁布才过去三年,她才学习了多久,居然就能摘得这样的成绩,酸言酸语说了一大堆,明里暗里表明说这个案首之位来得不正。
这话就是怀疑考官审卷不清,考场舞弊,县衙门口直接张贴出了院试前三名的考卷,明晃晃的告诉那些人,人家能取得案首是自己优秀,与其在这儿质疑不如多看看自己和别人的差距,用功读书。
院试的小插曲很快过去,但之前带头质疑的那几个学子一直是其他学子口中取笑的对象,原因还是城中各处都有诗会、雅集,院试后众人聚在一块吃酒作诗,也让众人见识到了这些女子小哥儿的学识与文采,尤其是案首赵玉云,她的学识以及一些时政问题的见解都很让众人佩服,有学识的人谁都想结交一番,原先说风凉话的那几个连榜都没上,自然也成了大家谈笑的对象。
世间一晃就到了冬月,明德帝宣布将传位于太子花奕承,自己为太上皇,此举倒是没有在朝官之间发生多大的动乱,从前两年陛下将政务交给太子殿下处理自己多为旁观后,大家就明白,太子已经到了可以独挡一面的时候,登上皇位只是早晚问题。
众人都明白太子的位置有多稳固,陛下属意,其他皇子又没有想当皇帝的心,可以说太子这个位置简直坐的稳稳当当。
太子自小便一直跟在明德帝身边学习,而他本身也没让众人失望,无论哪一方面都做到了最优,下一任的皇帝只会是太子花奕承,没有人会那么不长眼的去押宝其他皇子,当初跟随三皇子一派的谁又得到了好下场,连首辅都被拉下了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