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丞相看了对面这位学生一眼,忽而感叹:“你这小子看似宁远淡泊,实则也是个忧国忧民的劳碌命。”

  四十好几的人被徐丞相称为小子,不过也确实是小子,因为徐丞相已年近七十。

  “难道您不是?”

  徐丞相一愣,又而苦笑,“咱俩一样,只可惜……”

  后面的话,徐丞相并没有说完,但生为他学生的赵敬恒却是心知肚明。

  空有一身抱负,却无用武之地。熙帝虽不是昏君,但也不是什么明君,为人刚愎自用,思想太过于保守,一切墨守成规,不愿革新改变。

  大熙朝貌似太平盛世,可这种太平盛世下是什么没有人比他们这些人更清楚的了。

  富得太富,穷苦的老百姓日子永远还是那么穷困,贪赃枉法之辈太多,却得于官官相护,逍遥法外。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不外乎如此。

  有时候人太有抱负并不是什么好事,如他的老师,混迹官场几十载,沉沉浮浮,最终一身傲骨尽然收起,能坐上丞相之位所凭不外乎是识趣。

  做人识趣,做事识趣,不该沾染的东西从不去碰。

  谁能想到一向给外人印象刚正不阿、敢说敢言、嫉恶如仇的徐丞相,其实也是个深谙识趣之道的庸人?

  刚正不阿、敢说敢言也不过是允许他如此,他才会如此的。

  人之所以会识趣,会改变,不外乎吃亏够多。徐丞相就是例子,所以身为他学生的赵敬恒不用再蹉跎岁月,不用经过各种打击才能明悟这种道理。这是他的幸事,可他终是不能释怀!

  “老师您还记得您的初衷吗?”

  这话让徐丞相久久不能言语,神情恍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