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孙润昌滔滔不绝,甚至没注意到评论人家的父亲是多么不礼貌的事情。

  顾枫并没表现出不悦,只是打断道:“如果我先做出成果来,皇上便会明白此事的重要性,自然便觉得需要。”

  “先斩后奏最使不得。”孙润昌连连摆手道,“那只会让皇上不悦,觉得你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你得征得皇上同意,而且让他极愿意如此行事,这样将来事情成了你才能落到好处。否则,做得好却不是皇上想的,你白费力气,不但没得封赏,还得罪了他,做不好更惨,直接降罪受罚,下场不见得比当逃兵好到哪里去……”

  话说得太多,有些口干,他停下来喝了几口水,又续道:“至于将来皇上当真派你做这事,你要如何再取信于靖王,那都是后话了,做事得讲究顺序,一步一步来,不能心急。”

  顾枫最终还是被说服,随孙润昌一同上路返回京师。

  启程时,孙润昌先上了马,怕顾枫临时再改主意不肯走,依旧不停口地劝着:“听你叔父我的,准没错,看我多得皇上信任……”

  还有最重要的事情不能说,他只是个书生,这一路回京师千里迢迢,不知得遇到多少危险,有个武人同行,便多了护身符,可不能轻易放走。

  孙润昌小算盘打得啪啪响,见顾枫跃上马背,更加得意洋洋,一马当先奔了出去。

  顾枫策马回头,遥望营寨方向,面色已不复适才轻松,浓眉紧锁,略显阴郁,好半晌,才猛地一回头,打马扬鞭,追了上去。

  两人回到京师,见了韩启,孙润昌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讲过一遍,自然也没少得替顾枫美言。为了突显顾枫对韩启的忠心赤诚,他自然不会忘记转述顾枫对细作一事的执念。

  韩启登基后虽是亲政,遇到大事,却有与宁太后商量的习惯,此事自然也不会隐瞒。

  “潼林倒是个懂事的。”宁太后先是赞许,但听得韩启对顾枫当细作一事颇为动心,便提醒道,“皇上真的觉得他可信么?”

  韩启反问道:“难道母后觉得他信不过?”

  宁太后答:“并不是信不过,只是想皇上小心谨慎些。我知道你们少时一起读书,又是表兄弟,感情深厚,但是用人时不能轻信。”

  其实,若顾枫当真能为韩启所用,宁太后自是欢喜。她当初向皇上建议安排顾枫做韩启的伴读,便是存了让两人结少时情谊的心。只是没料到世事无常,先皇心血来潮的赐婚,将她的打算全盘破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