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2 / 3)
“哦?尔还懂我大清之官话?”乾隆微笑,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欧文开口说话,之前献礼的时候都是由翻译官在一旁解说的,他本人闷声不响。
“是的,略懂。”欧文回道,“在下家里有一位表妹是东方人,跟她学的。”
“哦,是大清走出去的子民吗?”
欧文回:“不,是大明。”
底下的人听欧文大喇喇地提到大明,不由都捏起了一把汗。
这红毛怎么什么都敢说啊,不是来之前千叮万嘱,不能与皇帝陛下瞎说八道了吗?!
乾隆倒是无所谓,这点格局他还是有的。坐稳了江山的皇帝,难道还会在乎一个番邦提起前朝吗?
乾隆自己还给明朝的两位抗清名臣翻过案呢,分别是在旱灾之际,没有按约定及时下雨而砍下城隍脑袋的熊廷弼,以及惨烈地死在反间计下的袁崇焕。
他以胜利者的姿态给袁崇焕翻案,说他没有背叛大明,是昏聩无能的明朝末代皇帝不辨忠奸。站在道德高点拉踩崇祯,彰显自己的大度。
此刻听欧文提到祖上从明朝时跑去海外的表妹,也是同一个思路。话里话外都是贬明朝得国不正,不得民心,所以才有良民不堪其苦,宁愿漂洋过海、背井离乡,也要远离明朝的统治。
欧文自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否认乾隆的说法,只是淡淡一笑,一幅受教的模样。
乾隆勉励了欧文几句,又额外赏了他一碟鹿肉,才让他下去回到原位。
欧文说的汉语还挺字正腔圆,毕竟学了两三年了,本身就聪明,再有夏青黛这个耐心的汉语老师亲自教,不好才怪。
乾隆之前听征瑞汇报过,说英吉利来使中有一颇懂大清官话之人,只是其人不爱交际,通常都是默默无言地旁听。
这次觐见主要也是以主使马戛尔尼为主,他自然也没多注意到欧文。对于这群红毛,乾隆也脸盲。
↑返回顶部↑
“是的,略懂。”欧文回道,“在下家里有一位表妹是东方人,跟她学的。”
“哦,是大清走出去的子民吗?”
欧文回:“不,是大明。”
底下的人听欧文大喇喇地提到大明,不由都捏起了一把汗。
这红毛怎么什么都敢说啊,不是来之前千叮万嘱,不能与皇帝陛下瞎说八道了吗?!
乾隆倒是无所谓,这点格局他还是有的。坐稳了江山的皇帝,难道还会在乎一个番邦提起前朝吗?
乾隆自己还给明朝的两位抗清名臣翻过案呢,分别是在旱灾之际,没有按约定及时下雨而砍下城隍脑袋的熊廷弼,以及惨烈地死在反间计下的袁崇焕。
他以胜利者的姿态给袁崇焕翻案,说他没有背叛大明,是昏聩无能的明朝末代皇帝不辨忠奸。站在道德高点拉踩崇祯,彰显自己的大度。
此刻听欧文提到祖上从明朝时跑去海外的表妹,也是同一个思路。话里话外都是贬明朝得国不正,不得民心,所以才有良民不堪其苦,宁愿漂洋过海、背井离乡,也要远离明朝的统治。
欧文自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否认乾隆的说法,只是淡淡一笑,一幅受教的模样。
乾隆勉励了欧文几句,又额外赏了他一碟鹿肉,才让他下去回到原位。
欧文说的汉语还挺字正腔圆,毕竟学了两三年了,本身就聪明,再有夏青黛这个耐心的汉语老师亲自教,不好才怪。
乾隆之前听征瑞汇报过,说英吉利来使中有一颇懂大清官话之人,只是其人不爱交际,通常都是默默无言地旁听。
这次觐见主要也是以主使马戛尔尼为主,他自然也没多注意到欧文。对于这群红毛,乾隆也脸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