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清朝并非十八世纪世界的天朝上国,在全世界拥有无数殖民地的英国,也并非是弹丸小国。按历史的惯性,清朝只会越来越落后于世界。

  最后,夏青黛又跟闻人翊说起推翻了统治华夏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改变了华夏政治结构的辛亥革命。

  当夏青黛描述起家国概念以及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民主共和理念时,闻人翊的脸色变了,显是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他恨贪腐成风的清朝统治者对治下百姓的剥削与压迫,对底层人的苦难感同身受,毕竟他本身就是因此家破人亡的。但同时他亦具有时代局限性,这是读再多的书,做再多的八股文都挣脱不了的。

  身处十八世纪的他,凭自身绝不可能超越历史洪流的思想束缚。

  绝大部分的人在历史长河之中渺小如尘埃,能像孙中山先生一样拥有改变世界能力的人,自清朝起,也就寥寥数位而已。

  闻人翊听夏青黛说完,再坐不住,起身拱手谢道:“今翊听祖神之言,犹如茅塞顿开,铭感五内,他日定为祖神重塑金身。”

  夏青黛歪嘴“呵呵”一笑,许诺重塑金身什么的,果然是华夏传统啊!

  第524章 造反代理人

  八月已入华夏北方的枯水期,水力无法令船只轻松浮起。因此载着英国使团和大清官员以及诸多朝贡礼品的船只,赶路时就需要纤夫以人力拉动。

  有时行至浅滩处,纤夫便是用尽全力都拉不动船。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在大清大人、老爷们的严格要求下,船户及纤夫就会顶着数日连降的气温,跳入水中推之、拉之。

  即便如此,哪怕人人搞得精疲力尽,竭全日之力,每日所行也不过就十数华里,行程极慢。

  不过夏青黛和欧文倒是一点都不着急,因为前者现在的兴趣,绝大部分都放闻人翊这新出现的小男人那儿了,而欧文来华夏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乾隆皇帝。

  他是为了解华夏文明而来,这件事从踏上大清领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行程慢不慢的,都不影响他的观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