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贺岱岳翻到养殖场的平面图,为了让郭书记更为直观地感受,他一边讲述一边领着郭书记进了养殖场。

  郭书记认真听着,时不时点点头或者问问细节,他对养殖场内的小隔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通常养猪的圈是做得比较大的,一个圈里少的养两三头、多的五六头,而贺岱岳建的养殖场,隔间宽度不过一米宽,憋憋屈屈

  的,真能养好猪?

  “理论上是行的。”贺岱岳严谨道,他没养过猪,措辞全靠理论,“一个隔间养一头,能控制病原的传染。”

  贺岱岳不会养猪,但他查阅了许多资料,褚归为他辗转联系到了农业大学的教授,贺岱岳频繁与其联络讨教经验,都快混成编外大学生了。

  乡下规模化养殖之所以办不起来,是因为缺少相关的人才与技术,而贺岱岳脑子灵光,敢想敢做,加上褚归联系的外援,他们要人才有人才要技术有技术,指定能把养殖场办好!

  郭书记被贺岱岳说服,对养殖场的未来多了几分期待:“路一步步走,饭一口口吃,你现阶段的重心是养猪,鸡呢则往后稍稍。杨队长,村里还是要以种庄稼为主,如果为了养猪使乡亲们饿了肚子,让我知道了首先追究你的责任。”

  猪是杂食动物,基本上给什么吃什么,野草菜叶、糠麸糟渣、刷锅泔水,养它们简单,不过想养肥就难了。

  村里养的任务猪,年头领猪崽,天天喂早晚喂,到了年尾,顶多一百来斤,光长架子不长肉,瘦巴巴的,甚至不如贺岱岳在山上打的野猪。

  怎么把猪养肥,办法其实很直白,喂它们吃人吃的,红薯拌米糠、菜叶拌玉米面,猪吃了准长肉。

  青山公社曾经有个大队长,贪功冒进,强迫村民用粮食喂猪,猪吃了人吃的,逼得人只能饿肚子,由此引发了村民的不满,联合举报到了公社。

  收到郭书记的提点,杨桂平正了正神色:“郭书记你放心,养殖场绝不会动人的口粮的。”

  他们回到了养殖场大门外的空地,郭书记十分满意杨桂平的态度,自他担任青山公社书记一职以来,困山村从未出过啥幺蛾子。

  “你规划图左边不是有一块小区域吗,我怎么没看到?”郭书记比对着贺岱岳的图纸与实际场地,伸手在左侧的位置画了个圈。

  “那里我原来打算修个兔舍养兔子的,兔子繁殖快,半年多便能出栏。”贺岱岳研究过兔子繁殖周期,一只母兔一年能下六窝崽,假设一胎八只,六八四十八,单较数量,甩养猪一大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