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思来想去还是在报告完军政要事之后,又轻描淡写地将杜仲今日的诊断结果提了一句。

  尽管她知道,再怎么写在不起眼的位置,这行字在段清晏眼中也该是比朱笔还要醒目。

  这种猜测自然没错,段清晏看到那行字差点被气昏了头,不过事情既然已成事实便也不能再挽回什么,他接下来关注的重点全放在了段蕴决定向阳城派兵一事上。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段清晏安排好一切之后连自己都忍不住感叹,孤真是太狡猾了啊……

  明知道安正则那边对京郊驻军的情况知之甚少,他偏要装得一派高深莫测去给他压力,当然若细究起来高深莫测也不算装,可那副“孤知道的比你多孤就是不告诉你”的表情委实也挺令人讨厌的。

  他算准第二日安正则便要将发兵的草案呈给段蕴过目,而段蕴对他拟定的草案又必然不会提出异议,所谓的草案明天过后便是正式的计划。

  偏要在这个时候给安正则添堵,以为计划完美而周详?孤可是早已看穿了一切。

  段清晏压根不怕对方会因此对他有所猜忌,安正则对他的戒心是免不了的,只是他这走这一趟后,安正则对手里这份计划还会像之前那般信任么?

  即便不信任也不能怎么样了,他明日便要拿给段蕴看,一切都不会因为一句话而改变什么。

  只不过,向阳城发兵击垮藩王的如意算盘打得响亮,段清晏却有信心让这事情落得一场空。

  而到那时,自责的必定是安正则,内疚为何没重视自己那番话。

  。*。*。

  诚然如段清晏所料,段蕴对于安正则拟定的草案甚是放心,通篇细读下来对于不明白的地方也只是请教的口吻提了几个问题,之后便满意地点头通过,“甚好,辛苦安相了。”

  “微臣与镇国将军讨论了一番,认为发兵之事不宜迟,明安城内的军士集结起来约有五万人次,对付京郊的驻军应当不成问题。而进军阳城之后,可再从地方上征调军士,保守估计三日之内可征调到八万人,五日之内可扩充至十万人,若是战事激烈直至必要处,最多可在半个月内集齐三十万兵士。”

  “从明安到阳城,按军队的速度行进,大约要走个多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