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也就是在这番探寻的过程中,安正则意外发现这几日仕宦之路尽管各不相同,可却或多或少都与两处地方有过关系。

  一是宣国公府,二是京兆府。

  宣国公便是前萧丞相,位高权重,盛极一时,乃景德年间头一等的风云人物。

  景德帝的萧贵妃便是他家女儿,而当年的三皇子自是他的外孙。

  与宣国公有关便是与三王爷有关,显然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

  其实平心而论三王爷倒也是个不错的人才,就做皇帝这一点来说,安正则觉得他起码比段蕴是合格多了。

  可景德帝不用他,宁愿守着自己傻呆呆的太子也不肯顺势改立,自然也是有他的道理。

  母家太强,恐外戚弄权,大概就是这么个理由。

  景德帝已经给了萧家足够的荣宠,凡事盛极而衰,他家所蒙受的圣恩已经太多,若再立萧氏所出的皇子为储,那萧相便真可谓是权倾朝野了。

  有臣子权倾朝野会是什么后果,景德帝自然明白,所以不管怎样也偏不立他。

  三王爷对自己未能得储位一事向来耿耿,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想要那个位置,甚至景德帝在殡天之前,拉着安正则交代后事时便有提过,对段蕴的这位皇叔要分外上心。

  那几封密折与三王爷有关并不奇怪,真正令安正则愁眉紧锁的是他们与京兆府的关系。

  难道说,京兆府与三王爷同为一派?

  京兆府在朝中地位微妙,因为管理着大理的核心明安,便总是要比别处重要了三分,特权也是少不了的。

  可恰恰又是因为所辖之地是明安,身在天子脚下反而更多了种种束缚,以至于很多事情直接上奏上位者,自己手中的权力却是不敢多用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