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级学霸 第541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也是豆豆通过乔泽的理论构建出新一代对撞机时,爱德华·威腾跟彼得·舒尔茨都很怀疑这种对撞机设计是否太过理想化的原因。毕竟按照豆豆的原始设计,对撞机内部结构对于超导材料的要求很高。

  自然更少有人知道第一代近常温超导材料就是组成这个实验室的前身那帮人借助材料模型研究出来的。

  随后整个团队都被并入了洛冰工业大学,组建了这个实验室。当时乔泽本来还打算来看看的,想着如果这边科研的钱不够的话,还能以西林立橙的名义赞助一些。

  不过当时因为有更重要的一些事情,而且乔泽跟苏立行提了这件事后,在老苏的建议下,还是放弃了。

  加上乔泽本就喜静不喜动的性子,最后便干脆没过来。

  常温超导,听起来还是很唬人的高科技研究,但其实最初的实验室工艺并不算复杂,甚至可以说很粗糙。

  先用通过电弧放电法制备富勒烯,然后再跟其他元素跟化合物混合,最后通过热反应生成常温超导材料。简单来说就是先这样,再那样,然后超导材料就有了。

  当时,听起来的确很简单,随便一个实验室都能做出来。

  但如果没有模型配合,其实就没那么简单了。

  首先如何制备富勒烯?重点分离何种分子?

  掺杂富勒烯阶段选择什么元素?钾?铷?氢?又或者其他元素?

  选定了掺杂元素后,掺杂的比例如何选择多少?用何种热反应?水热?还是直接丢高温炉子里烧?

  完成材料合成之后,从反应物中筛选哪种目标材料?又用什么方法进行分离?

  等等,这些全是问题。

  最可气的是,完成这一系列过程之后,还要进行各种测试。最终结果大概率是全是废料,然后只能再从第一步开始重新去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