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杨仲文原已派人劝服了不少人,奈何半月前,不知是谁煽动村民情绪,道是主理此事的杨仲文是因着私心才会选取下游扩宽河道,为的便是让他们祖业尽毀。只因叛乱的那三个村子正好处于秧怃边界,而杨仲文生在堰州、长在堰州,而今又成了堰州节度使。村民便认为他考虑事情时自当是先保护自家祖业。

  是以才会有了后来村民挟持容江、逼迫杨仲文上书朝廷改道一事。

  第064章 一点点,留不住

  梳理出来龙去脉, 慕汐亦觉此事当真难办得紧。

  论情,那些村民世代生活于此,单凭容江一句话, 便要他们举家搬迁,惹得群情激愤也是意料之内;论理, 若朝廷给予的偿补不到位,他们唯一可预见的便是无家可归, 生活陷于困顿中。

  人人皆有私心。

  慕汐自然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他们为何不为了朝廷和百姓作出奉献。

  将近三更天时,裴行之才从章湄江赶回。他沐浴完钻进慕汐榻上时, 已过子时。

  似乎倦极了, 裴行之揽着她久久也不曾说话。

  慕汐缓缓睁开眸,她侧首望过去,只见昏黄的烛光透过帐幔洒在身旁人的脸上。

  男人剑眉星目, 睫毛宛若蝴蝶扇翅,左眼尾处有颗很不起眼的小痣, 让他那张原不怒自威的脸添了几许柔和。单瞧五官, 裴行之可称得上玉质金相。

  慕汐有时亦会想, 倘或他不曾巧取豪夺, 那她是不是也有可能会爱上他?

  然这样的想法堪堪只在她脑海里停留了几秒,便立时被她坚定地否决了。

  横在她和裴行之中间的,从来不是世俗所言的阶级差距, 而是不同时代造就的思维方式。她崇尚自由、向往浩瀚无垠的天地,然他只想把她困于一方,成为他一世的禁脔。

  她和裴行之,原该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是他的执拗, 才把她困在其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