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第276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长官如此急智,下属纷纷竖起大拇指。

  如此制式叫各方都挺满意, 是以沿用至今。

  负责内帘的读卷官,最讲学识阅历,通常由内阁、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堂上官充任。

  现下六部有两部空缺, 会试又已出过谢昭、高勤两个人头,所以重担自然落在了最后两人——裴岗和苏训头上。

  而搞行政的外帘执事官,大抵与会试相同。

  提调由礼部侍郎担任,监试则从都察院直接调新上任的左右监察御史二人。

  其余受卷、弥封、掌卷等官,由翰林、春坊等衙门官员充任。

  巡绰则直接上的锦衣卫, 后勤直接上的光禄寺。

  殿试题目也简单粗暴,只考“时务策”一道。

  皇帝若是兴致高, 便会御制策问,殿上亲询, 若兴致不高,只令内阁大学士预拟几道试题,他现场御笔圈定,考生对策务必惟务直陈,直切要害,至于文辞繁简,则全看皇帝喜好。

  显然,神宗马上长胜,可不耐烦看文臣笔下雕花。

  是以直白晓畅、言之有物的行文风格,才是上上选。

  不巧,公考出身、人称申论小王子的小顾最擅长这路数。

  当然,殿试作为一场综合覆试,抛开作文本身,字写得好不好,言行举止是否大方坦荡,行止应对是否有据得体,乃至样貌是否端正,口齿是否清晰,应答是否流畅,都将是考察的要点。

  为了这场终极面试,考前七天,小顾特意停下所有文化课,整个辅导班一心一意只干一件事——练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