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第213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问虽是问史,却最能看出考生对政事的把握,也最能看出考生是否有安邦定国之能。

  通读五经魁答卷,吾以为春秋一房此篇,言之最为犀利切中。”

  柳巍一瞅,好家伙,通篇论的都是攻守相悖,以攻为守才是上上守。

  文中还隐晦对边境战事表达不满,认为苏青青挂帅后,优柔寡断,与鞑靼对峙半年,守而不攻,有耗空军饷、贻误战机之嫌,对策里也十分激进地建议朝廷,要废老将女将,启用真正有血性的悍将,一鼓作气拿下北境。

  柳巍饶有兴趣地念出声来。

  他越往后读,同考们头垂得越低。

  这特么也太想当然了,哪个人才写的?

  鞑靼的铁蹄若是那么好对付,何须用兵将,书生们用笔杆子怒戳就好了……

  可他们谁也不敢提反对意见。

  如果顾劳斯在场,必然会扶额黑线,这不就是泰王那胡说八道的答卷嘛?

  “略显激进,可文辞大气,有王侯将相之雄势,在一众文生中倒也难得。”

  既有卮言先生一句“秉公阅卷”在先,柳巍不作他想,顺水推舟就点了这卷作解元。

  哪知放榜之后,南直隶直接炸了。

  秋风渐凉。

  放榜这日天不亮,直隶学子们就熬着大夜蹲守在贡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