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第172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年坐定谋逆,无凭无据,只用陈阁老一句‘与云氏同出于徽州,恐有二心’。

  苏大人如今才说彻查会审,就不觉得贻笑大方?”

  苏训还想再辩,被韦岑扯袖制止。

  “当年程先修天渠,弃渠左二州保淮安以东,是圣裁。

  赵大人耿直,不忍见二州百姓陷于水火,执意请命,触怒天颜,这案子办得确实武断,太子便是知晓前因后果,这才重审。”

  他继续低声与苏训讲背后隐情。

  “今年皖江大水,淮河亦有先兆。天渠早已呈颓势,恐难抵御水情。

  太子在南都寻访多名老臣,都束手无策,只户部张老大人指出一条明路。

  当年赵大人奔走,曾提出解决之策。

  如今斯人已逝,天渠疑难恐只有这人可解。”

  所以翻案不翻案都是次要的,这人竟是太子此行治水的关键。

  不怪苏训不提前做功课,实在是这功课专业性太强,不专业的做不来。

  韦岑要不是一门都专营水务,恐怕也不懂其中门道。

  wifi在线的顾劳斯也听明白了。

  所以江南治水,所治并非一处,在北有淮,在南有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