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第154节(1 / 7)
却因一子叛敌,被谢昭灭门。
其中内情,外人无从得知。
只知道王家上下三百余人的头颅,一夜之间叫锦衣卫的绣春刀都卷了刃。
民间多有非议,认为通敌一人,血洗满门,谢氏行事实在乖戾过火。
满朝文武也合力弹劾,参谢昭目无法纪、血腥酷烈。
彼时才及冠的青年却笑得谦和温雅。
“北司办事,从来斩草除根,可不信祸不及家人那套迂辞。
当然我们莽夫,自然比不得诸位大人,动动嘴便是河海宴清、歌舞升平。”
几句话把一群老臣噎得心梗。
他们没打过战,本就在神宗跟前没多少发言权,这会还要被个后生羞辱,一位言官直接气得当庭撞了柱。
可怜言官没等到神宗垂青,还被谢昭以回护逆党为由,下了大狱,当晚人就没了。
这事当年传得沸沸扬扬,至今仍是谢昭黑历史上最油亮的一笔。
想到这,快入伏的天,众人生生打了个寒噤。
如此赤果果的警告,叫他们几乎都忽略了一件事。
这可是谢昭第一次挑明与顾悄的暧昧关系。
↑返回顶部↑
其中内情,外人无从得知。
只知道王家上下三百余人的头颅,一夜之间叫锦衣卫的绣春刀都卷了刃。
民间多有非议,认为通敌一人,血洗满门,谢氏行事实在乖戾过火。
满朝文武也合力弹劾,参谢昭目无法纪、血腥酷烈。
彼时才及冠的青年却笑得谦和温雅。
“北司办事,从来斩草除根,可不信祸不及家人那套迂辞。
当然我们莽夫,自然比不得诸位大人,动动嘴便是河海宴清、歌舞升平。”
几句话把一群老臣噎得心梗。
他们没打过战,本就在神宗跟前没多少发言权,这会还要被个后生羞辱,一位言官直接气得当庭撞了柱。
可怜言官没等到神宗垂青,还被谢昭以回护逆党为由,下了大狱,当晚人就没了。
这事当年传得沸沸扬扬,至今仍是谢昭黑历史上最油亮的一笔。
想到这,快入伏的天,众人生生打了个寒噤。
如此赤果果的警告,叫他们几乎都忽略了一件事。
这可是谢昭第一次挑明与顾悄的暧昧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