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竹碎玉 第114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曾遗憾过,这样一个胜过世间大多儿郎的人,只能困于后宅,为女郎们讲些规训贤良淑德的书册。

  眼下这一想法生出来,便再难抑制,向仍在犹豫的尧祭酒道:“倒不是要师姐立时来此开课,亲自为学生讲授什么,只是帮您分担些批阅学生文章这样的事务,想来也没什么妨碍。”

  尧祭酒看出她的热切,蔼声道:“此事总该问过你师姐自己的意思。”

  “我回城后便去问她,”萧窈胜券在握,笃定道,“师姐必然应允。”

  与班漪打了这么久的交道,若是再不明白她的心性,那才是当真错付了。

  回城与长公主作别后,天色已晚,再要特地过去造访,于班家而言未免叨扰。萧窈稍一犹豫,还是铺纸研墨,写了封请帖。

  因关系亲近的缘故,辞藻并不如何讲究,也没什么客套的说辞。只道是数日未见,邀她喝茶。

  三言两语写完,晾干字迹,下车时交予六安:“你亲去班家一趟,将这请帖交给师姐。”

  六安立时应了。

  “小人有事回禀。”驾车的侍卫收了脚踏,言简意赅道,“今日出门,应是有人跟踪。只是那人行迹隐蔽,想来是个练家子,小人不敢贸然试探,未曾看清形容相貌。”

  萧窈出门从不讲究排场,驾车的大都是六安,又或府中仆役,近来才从宿卫军中调了这叫做雷明的侍卫过来。

  她问沈墉要人时,说的便是要“耳聪目明”、“伶俐些”的。

  青禾彼时在侧,还不大理解她为何一反常态,而今听了这话,才后知后觉地回过味来,稍显不安地看向自家公主。

  萧窈安抚似的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神情未见惊讶,只平静地答了句,“知道了。”

  说话间早有仆役提了灯笼相侯,上前引路,恭谨道:“公子已归家,才叫人问过夫人的可曾回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