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油盐不进之人,才最可怕。

  晏清姝忙着扩大布坊,招收了更多的女工,甚至还在锦绣街开了一座绣楼。

  一切都在有序的进行着。

  最近她能明显感觉到世道乱了不少,平威王府揭竿,程二爷也将整个东北箍成了铁通一块,甚至发布的讨伐檄文,直言程凤朝和谢敏是狼子野心,要广招英雄豪杰‘解救’幼帝晏清玄。

  范秀逃离了京城,在西川一带收拢了自己的势力,躲着龟缩不出。

  整个大梁,竟隐隐有分裂之兆。

  所以,晏清姝加快了招兵买马的步伐,甚至将招收女工之事广而告之。宣扬得不止夏绥、河西都知道,连河东、河阳、昭义、天水等地都有所耳闻。

  不少老弱妇孺都拼着一条命来到了这里,尤其是鄯州、河州、甘州一带的百姓,因着频频被西番三十六国侵扰,汉子死了大半,余下的妇孺没有自保之力,又无法回迁,只能忍受着上头的视而不见,与外邦人的欺压。

  如今晏清姝给了她们另一种选择,虽不知真假,却总是活下去的希望,有敏锐的人能从程氏的死亡中隐隐嗅出危险的味道,战乱就要来了。

  *

  要发展农庄,解决粮食问题,单纯的人力是远远不够的。

  晏清姝看着丝绸之路的地图,打起了重开丝绸之路的注意。

  远在嘉峪关外的高昌,便是她的首要目标。

  高昌多是汉人,北有突厥南有大梁,相较于经常掳掠他们的突厥,高昌的态度更倾向于示好大梁。

  但这种示好绝不是永世的,若突厥人过于强大,相较于并不发达的安西地区,肯定是依附于突厥对高昌更加有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