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6 / 7)
大丹强盛,这两族人的生存空间如今已经是被压缩了又压缩。新罗遗族龟缩于半岛南半部,靺鞨遗族畏于大丹悍勇军士,不能重新进入外兴安岭以南水草丰茂的区域,生活自然困窘。
大丹与中原的往前诸朝并不十分相像,往前诸朝愿意接受周近小国朝贡,而后总是给予许多优待,贸易上的,文化上的。相比起来,大丹当真是小气了不少,依然与周近小国有贸易来往,但也处处课税。小国依然要朝贡,但朝贡完毕,也不会得到更多实在的好处。若是本国粮食、油盐不足,大丹的朝廷立即就会颁布禁令,不许相关资源往境外输送。
周近小国以及更远的西域诸国都很依赖于从中原买卖各种物资,道庆前几年里中原天灾不断,粮米油盐都禁了出口,直叫西北、东北边地的小国也饿死了不少人。
如今大丹开发东北,从关内迁移大量民户进入东北诸河平原垦耕,大丹的势力触角是正式伸入东北区域了,这就好象扼在了新罗、靺鞨咽喉上的利爪,一定叫这两族寝食难安——要知道,靺鞨、新罗也曾经是瓜分过整个东北区域的。
但这样的声音一出来,立即又有一批朝臣上书斥责,这是负责本次押运的官员的推责之辞。若不是上司管理不善,这支队伍也不能出这样的大错。这两人应该主动担责,负责弥补这一次的损失。
这支押送队伍所押送的物资,是由丞公继任候选谢华岷负责调动准备的。军械在幽州附近的秘密军械工坊生产,而后直接与南方运来的粮草一起,送到东北去。而护送的兵力,是由驻防幽州的一支卫家军所出,此军长官是卫家上代的一名嫡支子弟,名卫黎。
两人都是出自辅弼相丞四家的嫡系子弟,怎可能这样轻轻地就被拿出来责罚。况且,那大火足足烧了十日,几乎将一切蛛丝马迹烧尽,谁也不能肯定当时发生了什么,不应该就如此将责任推到这两人身上。
……
“朝廷中如今是什么反应?”华苓抽空去了前院问大郎。
大郎面上带着些疲倦,叫谢余将朝堂上下的状况给华苓说了说。
这事在朝廷里引起了极大的一场震动,甚至隐隐引起了一些中低层官员对谢氏和卫氏的不满。提供给四万军士的半年补给份量很大,价值很高。损失了这么多的粮草,对大丹并不是小的影响。
这件事的处置上,即使是丞公也必须非常小心,给四万人的粮草武备要重新调集,殒命军士、伙夫的家人要好生抚恤,还有朝廷上下官员的意见也要各有考虑,给出合理的回应。
谢丞公带着谢华岷和谢华德全力处置此事,越发是忙了,早出晚归。
“军队在山林行进总有防火军令,营地中闲杂人等不许进出,如何能在营地之外生火?每回拔营行进,也总有人负责熄灭营地火种。这些甚至都不是新近才有的军规,自古就是这样治军。说这些的人是脑子被门板夹了多少回。”华苓皱眉道:“难道真是天要亡此队伍,才降下火种,火势燃烧起来,蔓延的范围又恰恰将这支队伍包围?”
这说法很荒谬,但确实可能。许多荒无人烟的森林里无端端出现燎原大火,就是因为大自然电闪雷鸣,产生了火种,又将森林里干燥的植被点燃。要蔓延开来太简单了。
↑返回顶部↑
大丹与中原的往前诸朝并不十分相像,往前诸朝愿意接受周近小国朝贡,而后总是给予许多优待,贸易上的,文化上的。相比起来,大丹当真是小气了不少,依然与周近小国有贸易来往,但也处处课税。小国依然要朝贡,但朝贡完毕,也不会得到更多实在的好处。若是本国粮食、油盐不足,大丹的朝廷立即就会颁布禁令,不许相关资源往境外输送。
周近小国以及更远的西域诸国都很依赖于从中原买卖各种物资,道庆前几年里中原天灾不断,粮米油盐都禁了出口,直叫西北、东北边地的小国也饿死了不少人。
如今大丹开发东北,从关内迁移大量民户进入东北诸河平原垦耕,大丹的势力触角是正式伸入东北区域了,这就好象扼在了新罗、靺鞨咽喉上的利爪,一定叫这两族寝食难安——要知道,靺鞨、新罗也曾经是瓜分过整个东北区域的。
但这样的声音一出来,立即又有一批朝臣上书斥责,这是负责本次押运的官员的推责之辞。若不是上司管理不善,这支队伍也不能出这样的大错。这两人应该主动担责,负责弥补这一次的损失。
这支押送队伍所押送的物资,是由丞公继任候选谢华岷负责调动准备的。军械在幽州附近的秘密军械工坊生产,而后直接与南方运来的粮草一起,送到东北去。而护送的兵力,是由驻防幽州的一支卫家军所出,此军长官是卫家上代的一名嫡支子弟,名卫黎。
两人都是出自辅弼相丞四家的嫡系子弟,怎可能这样轻轻地就被拿出来责罚。况且,那大火足足烧了十日,几乎将一切蛛丝马迹烧尽,谁也不能肯定当时发生了什么,不应该就如此将责任推到这两人身上。
……
“朝廷中如今是什么反应?”华苓抽空去了前院问大郎。
大郎面上带着些疲倦,叫谢余将朝堂上下的状况给华苓说了说。
这事在朝廷里引起了极大的一场震动,甚至隐隐引起了一些中低层官员对谢氏和卫氏的不满。提供给四万军士的半年补给份量很大,价值很高。损失了这么多的粮草,对大丹并不是小的影响。
这件事的处置上,即使是丞公也必须非常小心,给四万人的粮草武备要重新调集,殒命军士、伙夫的家人要好生抚恤,还有朝廷上下官员的意见也要各有考虑,给出合理的回应。
谢丞公带着谢华岷和谢华德全力处置此事,越发是忙了,早出晚归。
“军队在山林行进总有防火军令,营地中闲杂人等不许进出,如何能在营地之外生火?每回拔营行进,也总有人负责熄灭营地火种。这些甚至都不是新近才有的军规,自古就是这样治军。说这些的人是脑子被门板夹了多少回。”华苓皱眉道:“难道真是天要亡此队伍,才降下火种,火势燃烧起来,蔓延的范围又恰恰将这支队伍包围?”
这说法很荒谬,但确实可能。许多荒无人烟的森林里无端端出现燎原大火,就是因为大自然电闪雷鸣,产生了火种,又将森林里干燥的植被点燃。要蔓延开来太简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