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就先到这里^_^

  ☆、第152章 华苓的酒宴

  152

  武举试的第三场是文试。但这文试与朝堂的文举形式很是不同,不需要举子在特定的时间内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而是让武举子在大庭广众之下阐述自己在兵法、国律、天文地理上的见解,再由考官团当场判分,决定是录取还是不录取。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常年打熬筋骨的武人能有几个是认真学过文课的呢,能将自己的名字写清楚的人已经是少数,若是叫这些个闯过了第二场试的武人坐下来写一篇论述文,只怕最后文章能过关的十个手指头就能数清楚。

  谢家娘子们靠着赠送举子饮食的名头,又名正言顺地混进考场里观看武举试第三场,但是大多数武举子的表现都让她们比较失望。

  一个虎背熊腰的大个子走到答问的台子上,两只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他吭哧了一下,挠了挠头,开始磕磕绊绊地背诵一篇文章:

  “兵之所及,羊肠亦胜,锯齿亦胜,缘山亦胜……入谷亦胜,方亦胜,员亦胜。重者如山、如林、如江、如河,轻者如炮、如燔、如垣压之,如云……”

  他正面对着的是安坐的九位考官,两侧及后面坐着的站着的都是来观试的两军军官、世家子弟还有同样应考的其他武人。还有好几百人的朱家军士。常年习武的武者怯场的倒是少,但不怯场并不能帮助他们在肚子里多生出点墨水来。

  七娘说:“这是奇书《蔚缭子》‘兵谈’篇二。”也就是爱看闲书的七娘才记得这个了。

  八娘无聊地摆弄着手里的香囊,说:“一听就是在背书,可这武举试应当不是为了叫举子背书来的罢?”

  五娘摇了摇头说:“自然不是的。但你看他们,也实在是无话可说了,若不背一背书,在这一场就几近无话可谈。”

  那武人勉强背了三分钟,背得磕磕绊绊,很明显他自己也并不很懂文字的意思。当中的主考官摆了摆手说道:“下一人。”

  那武人呆住了,站在台上不肯走,大声说道:“考官大人,考官大人。俺还未说完,怎能叫俺下台去!考官大人再给一柱香的时间罢!”

  当中的主考是朱家一位谦字辈的四品偏将,名为朱谦荣。一连上来的十来人不是话说不清楚,就是只会背书,朱谦荣和同僚们都听得有些不耐烦了。他说道:“武举试乃是选拔真正武艺高强、见识广博的人才,你这等只会背书的,自己也该有自知之明才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