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5 / 7)
七娘已经完全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了,如今的她,就像一朵自雨中青荷之间窜出的一支荷箭,清雅,从容,只待天晴,便要冉冉盛开。
七娘从贝壳状的茶海里轻轻倾出两杯清香袅袅的红茶来,递了一杯给华苓,之后才说道:“朱氏他们家的人,自小入学堂所学之事,都与我们不同。小九你可看过凤姐姐带来的那些朱氏的启蒙书?算学,文学,哲学,朱氏将西域诸国度所传承之精华荟萃,集成书籍教导子弟。朱氏风气与金陵世家相去甚远,朱氏子弟当中,有那等心志远大的,直去了西域国度游历。朱氏受西域风气影响最甚,他们容得下特立独行之人,也不拘着家族子弟。”
“小九,我看了地图。在我们大丹以外,四面八方尽是茫茫大海。而登船往西而去,越过东南之马六甲,沿海岸一路向西,国度众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偏居金陵,所见之天地便是金陵之天地。偏居中原,所见之天地便是中原之天地。若我能随波西行,我所见之天地便十倍、百倍于中原。”
华苓轻轻吸了一口气,仔细地看了看七娘。
她当真从没想过,七娘心里竟生出了这样的志向。
长嫂凤娘也是爱读爱思的人,嫁到金陵来,从广州带来了许多新书,除了一部分朱氏启蒙书之外,还有些从西文译成中文的更深层次的书,比如来自西域国度的神话故事集,还有少量的西域人的诗歌。
当然,限于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译者的水准,这些翻译的文字都比较粗糙,大概也偏离原义不少。
对澜园里的资料七娘并不感兴趣,但对诗歌、神话这些偏文艺的、与中原的格律诗集全然不同的东西,七娘很感兴趣,不用几个月,就将凤娘的书都看过了。还将其中她所喜欢的一些书整本抄写了下来,与华苓讨论过她特别喜欢的一些内容。
“小九,你一定明白的。女子在这世上受限太多,若是我如姐姐们这般,嫁在金陵,嫁在中原的任何一家,怕是终此一生,我也不能到海外去看一看了。”
华苓说:“即使你选了朱家的夫婿,即使你能长居岭南,也不代表你就能达成这样的愿望呀。想要随波西行……这愿望真好。”她忍不住想笑,七娘的心真的大。
七娘说:“一条路全无可能,与一条路有一成的可能,那我也选一成的路。”她认真地看着华苓,问道:“小九,你说爹爹会否同意我嫁朱家子,朱家又愿不愿聘我为媳?”七娘自己也知道,作为谢氏嫡女,她是不可能嫁得太低的,所以若是只在朱氏族内选择夫婿,可供她选择的范围就很小了。再加上朱氏子弟也未必看中她,最终她能嫁到岭南的可能性并不大。
“当然是有可能的。”华苓说了这句,沉默了一阵,忽然觉得很羞愧。也许在见识上她比七娘要多些,但是她太武断,太自信,她曾经对七娘的判断太低了——她竟然曾经以为自己已经看透了七娘未来可以走的路,她还曾考虑,要在七娘被现实失望、被现实磋磨之前,多多磨磨她的性子。
说白了,她本质上就是很高傲、自大地认为,她多扶七娘一二下,七娘一定会过得比她没有伸手时更好。
但是七娘并不如她所以为的弱。七娘问得出这样的话,她是平静而认真的,她的心里已经考虑过了结果。既然选择是自己做的,那么,不论路上要走得如何跌撞,结果能不能达到目标,七娘也会有勇气去承担的,她就是这样一个倔强、勇敢的人。
华苓所以为的伸手扶一把,不过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就凭这一点,她就落了下乘。
↑返回顶部↑
七娘从贝壳状的茶海里轻轻倾出两杯清香袅袅的红茶来,递了一杯给华苓,之后才说道:“朱氏他们家的人,自小入学堂所学之事,都与我们不同。小九你可看过凤姐姐带来的那些朱氏的启蒙书?算学,文学,哲学,朱氏将西域诸国度所传承之精华荟萃,集成书籍教导子弟。朱氏风气与金陵世家相去甚远,朱氏子弟当中,有那等心志远大的,直去了西域国度游历。朱氏受西域风气影响最甚,他们容得下特立独行之人,也不拘着家族子弟。”
“小九,我看了地图。在我们大丹以外,四面八方尽是茫茫大海。而登船往西而去,越过东南之马六甲,沿海岸一路向西,国度众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偏居金陵,所见之天地便是金陵之天地。偏居中原,所见之天地便是中原之天地。若我能随波西行,我所见之天地便十倍、百倍于中原。”
华苓轻轻吸了一口气,仔细地看了看七娘。
她当真从没想过,七娘心里竟生出了这样的志向。
长嫂凤娘也是爱读爱思的人,嫁到金陵来,从广州带来了许多新书,除了一部分朱氏启蒙书之外,还有些从西文译成中文的更深层次的书,比如来自西域国度的神话故事集,还有少量的西域人的诗歌。
当然,限于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译者的水准,这些翻译的文字都比较粗糙,大概也偏离原义不少。
对澜园里的资料七娘并不感兴趣,但对诗歌、神话这些偏文艺的、与中原的格律诗集全然不同的东西,七娘很感兴趣,不用几个月,就将凤娘的书都看过了。还将其中她所喜欢的一些书整本抄写了下来,与华苓讨论过她特别喜欢的一些内容。
“小九,你一定明白的。女子在这世上受限太多,若是我如姐姐们这般,嫁在金陵,嫁在中原的任何一家,怕是终此一生,我也不能到海外去看一看了。”
华苓说:“即使你选了朱家的夫婿,即使你能长居岭南,也不代表你就能达成这样的愿望呀。想要随波西行……这愿望真好。”她忍不住想笑,七娘的心真的大。
七娘说:“一条路全无可能,与一条路有一成的可能,那我也选一成的路。”她认真地看着华苓,问道:“小九,你说爹爹会否同意我嫁朱家子,朱家又愿不愿聘我为媳?”七娘自己也知道,作为谢氏嫡女,她是不可能嫁得太低的,所以若是只在朱氏族内选择夫婿,可供她选择的范围就很小了。再加上朱氏子弟也未必看中她,最终她能嫁到岭南的可能性并不大。
“当然是有可能的。”华苓说了这句,沉默了一阵,忽然觉得很羞愧。也许在见识上她比七娘要多些,但是她太武断,太自信,她曾经对七娘的判断太低了——她竟然曾经以为自己已经看透了七娘未来可以走的路,她还曾考虑,要在七娘被现实失望、被现实磋磨之前,多多磨磨她的性子。
说白了,她本质上就是很高傲、自大地认为,她多扶七娘一二下,七娘一定会过得比她没有伸手时更好。
但是七娘并不如她所以为的弱。七娘问得出这样的话,她是平静而认真的,她的心里已经考虑过了结果。既然选择是自己做的,那么,不论路上要走得如何跌撞,结果能不能达到目标,七娘也会有勇气去承担的,她就是这样一个倔强、勇敢的人。
华苓所以为的伸手扶一把,不过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就凭这一点,她就落了下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