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月圆 第31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对方听完以后恍然大悟的表情,杭柳梅意犹未尽地补充,藻井本来是我们中国古建筑的天井,上面经常画些水生植物,既为了装饰也为了借个彩头避免火灾。敦煌的藻井其实是一种覆斗形的窟顶装饰,因为长得像建筑里的藻井,所以也叫藻井。您是外国人,这其中的前因后果我就这么简单介绍了。

  杭柳梅不懂日语,他传达得准确不准确她就管不着了。说完以后她正准备离开,翻译却说:“桥本老师非常感谢您刚才的传道授业。您应该也是一位了解敦煌艺术的专家,桥本老师想向您打听一个人。”

  待他说完,那位桥本老师拿出一本画册翻开,众人看到一幅《十二音雷公鼓》,旁边的署名是——杭柳梅!

  连杭柳梅自己都笑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就是我的画啊!不过这幅画当年经我儿媳妇之手卖给了一位日本收藏家,怎么被印到您的画册上去了?难道说您就是当年买画的人?”

  正经说来,杭柳梅也有十几年没见过自己这幅旧作了。这幅画的灵感来自 249 窟西魏壁画的局部。雷神位居画面正中,他人身兽首,两胁生翅,十二只蓝色的鼓环绕着雷公。雷公腾空而起,他击鼓时“十二音雷公鼓”会旋转起来,而雷公则手脚并用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擂击,这样雷声就能传遍山河。

  杭柳梅一直喜欢这个形象,在一众静谧庄严的佛菩萨之间,这些细节里的角色灵动有趣,充满想象力。司风降雨的风伯雨师、听法的天龙八部,甚至野牛野猪小老鼠,她都临摹过。

  正巧麦穗从另一边快步边走过来边说:“妈,哎?你们已经认识了?我还打算给你个惊喜呢!那我介绍一下吧,这位是东京艺术大学的桥本美子教授,她一直都很喜爱敦煌艺术,你的画被捐赠到了她们大学的美术馆,她一直想拜访您本人。正好这次展览她也要来参加,所以我力劝你过来,让你们俩见上一面。”

  说完麦穗笑着看了桥本教授一眼,放慢了语速告诉杭柳梅,她这次来还有很重要的事情,一会吃饭的时候坐下慢慢聊。

  “让我去日本?”杭柳梅听翻译说完这句话,在晚间的宴席上惊讶地重复了一遍。

  在刚才的饭桌上桥本教授先和杭柳梅问起她去敦煌的起因和生活,杭柳梅就从自己志愿报名讲到在敦煌结婚生子。桥本美子又问杭柳梅的创作,从莫高窟到榆林窟,大大小小单人的多人的临摹项目杭柳梅都参加过,说起这个她更是如数家珍。

  桥本美子听得两眼发亮,终于忍不住道明来意,她想邀请杭柳梅去做访问学者。这不是临时起意,她这趟就是专程为了杭柳梅,没想到两人在画展上偶遇,想必这就是中国常说的缘分。

  这个消息太突然,杭柳梅一下子有些不敢相信。她又默默说了一遍,想要邀请我去日本。

  当年确实有过好几次外出访问的机会,杭柳梅也早就想到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去看那些被带到海外的壁画绢画和经书,去日本的机会她曾经也有过。

  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敦煌文物研究所就已经更名为敦煌研究院。当时的院长找杭柳梅谈话,院里又有了去日本访问的名额,他想让当时已经是艺术研究部肱骨的杭柳梅去。

  杭柳梅的第一反应自然是想去,可她下一秒就打消了念头。她正带领年轻人临摹 220 窟《阿弥陀经变》。“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讲经说法,他们的身旁围绕各路圣众眷属,经幢祥云密布。这可是莫高窟中最早出现也是场面最宏大的净土变,古贺守当年一到莫高窟也是为这幅壁画所惊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