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现在毕竟已经不是当年革命穷苦年代,承欢家里也算是小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早已经过去,所以现在真的能拿得起针线的女孩子到底也算是少之又少了。

  承欢认识的人里,唯一对针线活精通的,也只有施凉。

  施凉的母亲出身于苏州,祖辈做过刺绣生意。承欢听施凉说这也算是家传的手艺,几代传承下来,虽然现在已是家大业大,连姥姥那一辈就都不靠这个吃饭,但总归是不能忘可祖业,所以也就跟着学了一些。

  承欢记得有一次心血来潮穿那种细高跟,结果新鞋磨脚,好不容易熬到上完课,脚后跟早就起了水泡。她挨到校门口,打电话给叶行北求救。叶行北过来之后,将她狠狠骂了一顿,当场就把鞋子给扔到了垃圾桶里,抱着她就上了车。上车之后,两人就发现承欢的头发缠在了他西服的纽扣上,怎么都扯不下来。

  叶行北估计当时心情就不好,没什么耐心,最后直接将扣子扯了下来。

  他的西服都是国外服装设计大师手工制作,品质上乘,那价格更加是上乘中的上乘。承欢觉得自己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纽扣扯下来的这一下。她心中有愧,就留了心思说要给他缝纽扣。

  结果那纽扣针脚难看不说,还给她给缝歪了,她当时打结的手法也不好,衣服内衬还留着一个十分碍眼的绳结。那是她打了一次没打好,又在第一个绳结上打了好几次的成果。

  缝纽扣的事情她拖了好几个星期,那衣服实在是拿不出手,最后还是叶行北想起这件事来兴师问罪,她才乖乖交上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果不其然,叶行北自然是恶狠狠地嘲笑她。但是后来那件西装他倒是经常穿,甚至连承欢都觉得他哪里来的勇气,能将它给穿出去。

  问了好几次之后,叶行北才告诉她,除了他母亲,她是唯一一个替他过缝纽扣的人。

  后来,她感动之余,暗下决心,一定要和施凉学习针线活,但到底是因为太忙,也就搁置了。

  现在想起来,自己果真是一点没有长进,这针线活也就只能自我欣赏的地步了。承欢倒也自我安慰能力颇好,这件事也就揭过去了,平时又和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一起,心里虽然担心叶行北,但时间并不难熬,除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经常想起他来,白天也和孩子们玩得很高兴。任谁也看不出她的异样。

  很快承欢在山区呆了近十天了。

  这天吃过早饭不久,就有一个和她住在一起的女学生急匆匆地过来找她,支吾了半天才说,是自己月事来了,但是却忘了带卫生巾。

  这穷乡僻壤的她也找不到小卖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