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3章 四叶参(三)

  定坤元年六月二十八, 车戎国二王子尔卓, 率朝贺的队伍, 进入帝都。

  尔卓是乌格的二子, 其生母是乌格的王妃,他俨然是车戎国大臣们心中的少主子,乌格还有一个三王子, 名叫亭奴,他并不甚受宠爱,在乌格心中的地位也并不高。

  浩浩荡荡的朝见队伍进入帝京之后被安排住入了馆驿之中。车戎送来的奇珍不胜其数,足色银、腰刀、番箭、玳瑁盒,除此之外还有番砂、雄黄、石青以及牛羊马匹之物。

  南书房里,看着这些礼单,萧恪神情淡淡的,把礼单让方朔拿走:“收进库房里吧。”高趱平看着萧恪,忍不住说:“这群蛮子好生无礼,把礼单送进宫来又如何,他们入京的第一件事本该是朝见皇上, 那尔卓竟托病不来,而据臣所知,尔卓不来却另有他事, 根本不是他所说的什么旧疾复发!”

  高趱平略提高了几分声音:“他带着属下出入京中多处勾栏场所,彻夜笙歌,□□汉女,其行径令人发指!”

  “车戎原本就有虎狼之心, 皇上登基之初,基业尚且不稳的时候他们几次大军压境,试图从中坐收渔利,掠夺雁回关内的富饶土地,幸而雁回关驻地有征西大将军坐镇。如今到了京城,还不加收敛,根本就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陆承望对着萧恪拱手,“皇上,咱们早晚要和车戎开战,照如今的形式看,怕战事也不会远了。”

  “盯紧他们,不许让他们在城中喧哗闹事。”萧恪眸色沉沉,“若是再闹事,一律以寻衅滋事为由抓起来,好好杀一杀他们的威风!”

  六月三十,万寿节宴的前一天。紫禁城中十里灯火缠绵,萧恪在三希堂读完了一卷书,又赏玩了片刻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回过神来时已经到了快掌灯的时辰了。

  宫中时日长往往是对女人们而言的,而对萧恪而言,只恨不能将一个时辰掰成两个时辰来用。他看了一会儿这幅字,叫人卷起来:“送去承乾宫。”

  庆节走进三希堂里,给墙角里的落地长颈灯点燃了,用手拢着扣上了灯罩。

  有善一面卷画一面说:“主子爷好雅兴,贵主儿肯定喜欢。”萧恪在心里略嘀咕了一下,叫住了他:“不用你送去了,朕过去瞧瞧。”

  萧恪没有传肩舆,身后跟着乌泱泱的奴才们一道走在狭长幽寂的甬路上。有时候,萧恪不大喜欢紫禁城的夜晚,这座九重宫阙过于恢弘,若是立在高处去瞧,那便是一望无际的明黄色琉璃瓦。了无意趣,也显得孤单。

  走在这些红墙黄瓦之间,内心里总觉得平静。可从乾清宫到承乾宫的几步路,心情便不大一样了,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弥漫在唇齿间,又带着回甘。萧恪不喜欢在这条路上坐肩舆,有时候他喜欢细细品味着自己内心的这一分不同,腔子里带着几分欢喜和盼望,这条路和别的不一样。

  萧恪知道自己对陆青婵不同,这天潢贵胄的人,擅长在乾清门前大行杀伐,擅长在沙场上以冷刃搏杀,自然也擅长这剖析自己。有许许多多复杂而陌生的情感搅揉着他,他走在月色如水的凉夜里,偶尔抬起眼睛就能看到冷月孤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